-
惊天动地战汶川
[内容预览]
| 2008-5-30 10:02:33新华社记者贾永、曹智、黎云解放军报记者徐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顷刻间夺去数以万计的生命,数十万人受伤,数万人失踪,无数的房屋倒塌…… 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特大地震灾害,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果断指挥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迅速挺进地震灾区。 挥师汶川,拯救生命。不负重托,不辱[阅读全文]
-
抗震救灾一线专家呼吁:钢结构应成为重建家园最佳选择
[内容预览]
| 2008-5-30 10:01:27本报成都5月29日电 “灾区重建时,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应以钢结构为主。”我国著名钢结构专家,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侯兆欣今天向记者表示,“由于灾区处于地震带,政府应提早规划,公共设施建筑要做到大震不倒。” 来到灾区已一星期有余的侯兆欣,忙于指导绵阳、北川等重灾区过渡性住房的建设工作。当看到灾区苍痍满目,垮塌的房屋下一片碎石破瓦的惨状时,他心痛不已。 “灾区住房大多为混凝土建筑[阅读全文]
-
防疫:另一场战争
[内容预览]
| 2008-5-30 9:52:35一个被困的男人。一座被困的孤城。 张灵麟像鱼一样,穿梭在汶川的各个角落。他的声音早已嘶哑。 从地震开始,他不停在走,也不停在喊:“不要喝生水。” 奔在汶川县城街头,满眼惊慌失措的人,用手扒着半身被掩埋在水泥块中的遗体,他的心掏空了似的,一下子被刀戳成了筛子。理智却告诉他,扒人可以,但对他不是最主要的。 “体力不行,也许还会添乱。”张灵麟咬了咬嘴唇,突然间红了眼圈,“我要保证这里不发[阅读全文]
-
水源安全是灾后防疫重点
[内容预览]
| 2008-5-29 12:25:02□本期对话人物 鄂学礼 1951年生。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室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饮水安全、饮水与健康、水质标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课题4项。卫生部涉水产品评审专业委员会委员。人事部授予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对话人 中国疾控中[阅读全文]
-
大坝震害成因及处理措施浅析
[内容预览]
| 2008-5-29 10:29:25汶川大地震导致四川水库大坝的巨大损害,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据核查,有的水库震害十分严重,出现溃坝险情,需紧急抢险;部分大坝因地震成为高危病坝,需紧急进行除险加固。笔者作为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前方领导小组工作组成员,参与了灾区30多座危坝的现场核查,结合现场情况,对水工建筑物震害类型和成因进行浅析。 1. 裂缝 裂缝是最常见的震害,在四川地震水库核查中,核查过的所有大坝及附属建筑物都出现了不同程[阅读全文]
-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将出台 变被动研究为主动研究
[内容预览]
| 2008-5-29 8:56:11大地震使得建立灾害预警与防御制度更加迫切。 5月28日,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有16天时间,根据统计,目前遇难的人数已经达到68109人。 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滕吉文指出,中国国土境内在15年内预计或者估计,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多次。 他在5月24日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解释原因说,近年来全球7.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频次显著增大,我国又处于世界上两大地震活动带的控制范围,诱发是不可避免的[阅读全文]
-
汶川县长:从零起步,五年建设新汶川
[内容预览]
| 2008-5-29 8:51:115月27日,映秀镇对一栋楼房进行爆破拆除,以进一步打通去汶川的公路。 晚上,刚刚从救灾现场回来的廖敏还挂着口罩。 廖敏,41岁,汶川县长。5月27日深夜,映秀镇抗震救灾现场的帐篷里,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我迫切希望大家了解汶川的情况,多支持汶川。”他说。 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是大禹的故乡。此次地震,造成汶川1.5万人死亡,7000多人失踪,4000余[阅读全文]
-
震后需严防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内容预览]
| 2008-5-29 8:37:135月21日,应记者要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瑜接受了本报专访。他就地震预报、震后注意事项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王瑜教授指出,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引起了山体岩层的大面积松动,加之川西地区多山多水,在抗震救灾中要严密防范随时可能出现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短期地震预报很难实现 从科学的角度讲,地震的预报是很困难的。现在的地震预报技术也只是通过地下和地表的一系列探测仪器,来监控水位、地电、氡含量[阅读全文]
-
准确预测地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内容预览]
| 2008-5-29 8:35:25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本报记者采访了加拿大国家地质调查局太平洋地球科学中心地震科学家高弘博士。他认为,地震预报目前还只是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 每当地震过后,总有一种质疑的声音出现,那就是国家投入了那么多钱,建造了如此多的地震网,还拥有那么多的地震专家,为什么还是不能可靠地预测出地震的发生呢? 高弘认为,其实对于地震预报,中国的能力在世界上其实是很突出的。中国是世界上[阅读全文]
-
地震专家:汶川地震余震处于正常衰减过程中
[内容预览]
| 2008-5-28 20:21:40昨晚(5月27日),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局长陈代生向记者通报:近日,四川省市地震部门组织专家会商,判断认为: 1、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活动处于正常的衰减过程中。 2、在成都市境内,只有都江堰市北部和彭州市北部属于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区,包括成都市主城区在内的成都市其余地区不在余震区内。 3、即使再发生较强的余震,成都市的主城区和大部分区(市)县不会受到破坏。[阅读全文]
-
半小时连发两次5级以上余震 地震专家感到困惑
[内容预览]
| 2008-5-28 20:20:28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27日16时3分,在四川青川县发生5.4级余震;5月27日16时37分,在陕西省宁强县发生5.7级余震。宁强县与四川青川县毗邻。 成都震感强烈 重庆震感明显 昨日(5月27日)发生的余震,成都震感强烈,重庆有明显震感。 “今天两次余震,我都感觉到了,没有往外跑,在办公室正常上班!”27日17时,在重庆江北茂业大楼上班的陈先生[阅读全文]
-
科学时报:从唐山 到汶川
[内容预览]
| 2008-5-28 20:15:48《唐山大地震》开篇是这样写的:“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作者钱刚用的是终结一个时代的口吻。 然而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重复这句话——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东经103.4度,北纬31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阅读全文]
-
地质学家求解汶川地震发震断裂性质
[内容预览]
| 2008-5-28 20:13:04调查组专家正在对汶川地震造成的地表断裂构造进行测量。 近日,国土资源部地震活动断裂调查组一行六人赶赴重灾区北川县城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震活动断裂的实地调查,观察到了汶川强震地表破裂构造现象和断裂活动特征,并获得了对发震断裂性质的基本认识。 此次国土资源部派出的调查组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带队,包括构造地质专家、工程地质专家和灾害地质专家在内的调查组一行于5月1[阅读全文]
-
农业部:四川地震灾区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内容预览]
| 2008-5-27 22:38:35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董峻)中国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27日说,截至26日,四川地震灾区已经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2000多万头(只)。除北川等重灾区的一些乡镇外,其他地区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已经接近尾声,灾区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据高鸿宾介绍,农业部建立了应急物资超前供应机制,确保消毒药品“需要多少、调[阅读全文]
-
我国地震灾区县乡村已实现医疗、防疫全覆盖
[内容预览]
| 2008-5-27 22:34:57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周婷玉、吴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孙家海27日说,目前,我国地震灾区的县、乡、村和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都实现了医疗救治、防疫监督和医疗卫生物资的全面覆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7日12时,全国累计有近14万名医疗卫生人员参加了抗震救灾工作;其中,投入四川灾区的医疗卫生人员近10万人。[阅读全文]
-
关注与追寻——震后社会热点跟踪
[内容预览]
| 2008-5-27 22:12:10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汶川大地震后,受灾群众的安置和灾后重建等工作正紧锣密鼓地紧张进行。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地震善后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处理保持高度关注。 目前,灾区疫情控制进展如何、不断发生的余震将持续多久、孤儿收养何时启动…… &[阅读全文]
-
中科院专家崔鹏谈堰塞湖 "悬湖"之危险在何处?
[内容预览]
| 2008-5-27 20:26:01唐家山堰塞湖险情严峻 四川大地震的次生灾害中,堰塞湖的威胁极为严重。崔鹏介绍,堰塞湖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如果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溃决以后会造成下游大量沿江地区洪水灾害,波及范围更广。与此同时,堰塞湖不仅阻断交通,还淹没上游道路,阻碍救援人员进入灾区,迫使救援人员只能徒步翻山越岭。 串珠状分布的堰塞湖易连串溃决 堰塞湖不泄水风险会越来越[阅读全文]
-
都江堰向全球征集重建规划方案
[内容预览]
| 2008-5-27 20:23:18昨日(26日),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局获悉,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将面向国内外征集。 据了解,都江堰市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所在地,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城市建设、旅游和文化设施遭受了比较严重的破坏。为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都江堰市的重建工作,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和都江堰市政府共同发起向国内外广泛征集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的概念方案活动。 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阅读全文]
-
卫星照显示:唐家山堰塞湖地震后的形成过程
[内容预览]
| 2008-5-27 20:03:095月26日,这张卫星照片显示北川附近的唐家山堰塞湖在地震后的形成过程。左图拍摄于2006年5月14日,右图拍摄于2008年5月22日。(图片来自:搜狐) 传说是大禹故乡的北川禹里乡,禹王庙下的河道水面已进入民宅(5月22日摄)。 根据航空遥感资料和专家实地调查初步分析,[阅读全文]
-
饮用水和核与辐射均安全
[内容预览]
| 2008-5-27 19:09:14本报讯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5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地震灾区71个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相关标准,所有核设施均处于安全状态,灾区未发生次生重大环境事件。 5月23日16时,国新办就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举行第十三次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发布地震灾区环境安全状况,并就环境保护部抗震救灾、严防次生环境灾害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整合监测能力,确保监管到位,[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