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步构建完整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
记者在贵阳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了解到,中国首个基于流域尺度的湿地保护协调模式——“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运行7年来,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流域也是中国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它几乎涵盖了所有湿地类型,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和长江中下游5省1市的湿地主管部门联合发起成立“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2010年,湿地保护网络拓展至全流域并命名为“长江湿地保护网络”。
截至目前,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范围由最初的6个省份扩展到12个,覆盖整个长江流域;成员从最初的20个发展到150多个。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认为,近年来,在保护与合理利用长江流域湿地资源的同时,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但同时也面临着“湿地萎缩,功能退化,利用过度”等问题,其支撑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淡水安全的能力在进一步衰退。
业内人士指出,不仅是长江流域湿地,中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如不采取断然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这一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本”还会进一步减少。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构筑“江河山原”生态屏障 江豚15年内或将灭绝 长江流域基本形成多层次综合生态防护体系 大学生获环境奖支持长江流域碳足迹科考活动 长江流域室内空气污染普遍超标 重绿两岸山 再碧一江水 我国加强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维护长江生态健康 “2011年长江流域青少年植树行动”启动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立 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长江流域33所学校携手保护母亲河 内蒙古建成191公里河套灌区生态保护屏障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