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绿两岸山 再碧一江水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重庆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
科学规划 精心布局
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绿化长江工程建设计划到2013年投入100亿元,在重庆600多公里长江两岸完成营造林380万亩,其中新造林300万亩,低效林改造及补植补造80万亩。工程建成后,三峡水库生态核心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65%,库区生态环境状况将得到全面改善。
绿化长江工程按照规划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现状等,进行科学布局,围绕建设三峡库区完备的森林生态目标,充分考虑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突出规模化、整体性,又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规划范围为长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175米库岸线至第一层山脊内,共涉及24个县区。总体布局为“三段二带”。“三段”即峡谷生态景观区、深丘生态产业区和都市生态屏障区。其中峡谷生态景观区主要结合生态旅游重点打造三峡红叶景观,包括云阳、开县、奉节、巫溪、巫山等区县;深丘生态产业区重点布局经果林和油料林,兼顾生态防护林,包括长寿、涪陵、丰都、忠县、石柱、万州等区县;都市生态屏障区以推动国家级森林城市建设为重点,突出景观效果,包括永川、江津、九龙坡、巴南、大渡口、渝北、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沙坪坝、武隆等区县。“二带”即库岸生态防护林带和山脊生态防护林带。其中库岸生态防护林带主要布局在海拔175米至600米区域,以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经济兼用林建设为主;山脊生态防护林带主要布局在海拔600米以上,重点布局生态防护林,兼顾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
统筹城乡 壮大产业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搞好城乡统筹尤为重要。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百万农村家庭走向富裕, 绿化长江必须找准“增绿”与“增收”的结合点,坚持“宜绿则绿,宜经则经”的路子,新建柑橘果园100万亩,改造老果园30万亩。同时将绿化长江与农民万元增收致富有机结合,积极营造速丰林、经果林、工业原料林,大力推行“林苗一体化”,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绿化与产业同步、生态与经济双赢。云阳县在故陵镇打造万亩长江优质柑橘片,建优质柑橘园;忠县在沿江营造百里“柑橘长廊”;江津区在支坪街道办事处打造油橄榄产业基地;丰都县、涪陵区栽植龙眼、速生桉等品种;石柱县以黎场乡为中心发展花椒香料林基地;奉节县和忠县在长江沿岸大力种植柑橘;武隆县发展大枣;巫溪县结合旅游产业,在大宁河打造杨柳景观带,巫山县结合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红叶”。
创新机制 协同推进
绿化长江建设工程在摸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奉节县在绿化长江工程建设上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出“招标法人、融资造林、三验终验”的新模式,一验施工过程,二验综合质量,三验竣工成果;创新造林新技术,探索出“大窝大苗、足水足肥、客土栽植”的新技术;创新验收机制,探索出“栽植密度、苗木粗度、萌枝高度、树冠幅度”的苗木存活“四度标准”。在用地机制上,各地探索出“农民出地,业主出资,共同管护,收益分成”的新模式。忠县围绕“做优做强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打造现代农业典范,建设一流中国柑橘城的要求”,在长江两岸高标准建设柑橘基地果园,
云阳实行“买树不买苗”模式,牢固树立“一分栽,九分管”的观念,普遍推广由造林业主包成活并管护3年后交林权所有人的做法。
为了全面绿化长江工程任务,市级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宣传部门负责绿化长江工程宣传工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绿化长江工程区域提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方案的编制;市林业局负责绿化长江工程规划的制定、实施、衔接、综合管理;市移民局负责三峡后续资金筹措、安排、监管,负责生态屏障区转移人口、地灾避让搬迁和消落区管理;市财政局负责绿化长江工程资金统筹和监管,承担绿化长江工程贷款利息;市交委负责高速公路、国省道及农村道路绿化;市审计局负责绿化长江工程资金审计和审查;市农委负责以柑橘为主的经果林建设;市水利局负责绿化长江工程水土保持林建设;市国土房管局负责绿化长江工程建设土地规划保障、矿山植被恢复;市旅游局负责工程规划范围内旅游区的绿化;市监察局和市政府督查室负责绿化长江工程监督督查;市城乡建委、市环保局、市规划局等部门全力协助市政府做好绿化长江工程规划控制和项目实施工作。
全民参与 初见成效
2010年10月8日,“绿化长江·重庆行动”正式启动,绿化长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各有关单位、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公益性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动员全民上阵。提倡全民义务植树,推行义务植树基地化。全市各级各部门、驻渝部队及各类组织与行政村结对植树造林。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和民兵及其他社会团体,通过营建“巾帼林”、“职工林”、“共青林”、“大学林”等各类纪念林,组织实施绿地、林地认建和认养活动。强化庭院绿化和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植树建绿质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参与森林工程建设。通过对私人投资的公益性林业项目,给予政策、信贷和权益保护等方面与国有林场平等待遇,对捐资造林数额较大的单位和个人,授予绿化冠名权,极大地鼓舞社会各界产业绿化造林的积极性。
目前,绿化长江已在23个区县和北部新区全面推进,已完成建设任务170多万亩。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