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气候变暖致三江源冰川萎缩土地沙化趋缓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6

  三江源资料图(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鄂陵湖资料图(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扎陵湖资料图(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新华网西宁讯 青海省气象局近日发布的《三江源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报告》称,近50年来三江源地区平均气温显著增暖,导致源区多数冰川呈退缩现象,与此同时,草地覆盖度总体趋于好转,土地沙化速率明显减缓。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重要的碳素汇集区,其生态系统属于中国“生态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青海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1961-2012年的气候监测数据资料,得出了这一地区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其影响,并分析评估了人类的保护行动产生的积极作用。

  报告显示,过去52年来,三江源地区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升温率每十年增加0.38℃,四季中以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升温率每十年增加0.53℃。

  受此影响,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山冰川面积在1990-2002年间从166平方公里退缩为101.94平方公里,部分山峰雪线上升达3.4公里。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地区冰川总面积从1992的931.59平方公里缩减为2008年的915.13平方公里。

  同时,冰川融水和降水量增加使黄河源、长江源年平均流量显著增多,湖泊呈现扩张趋势,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的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在2003-2012年间分别增加了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

  研究人员介绍,受热量条件限制的三江源地区,在气候变暖条件下,植被可能朝良性态势发展,加之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的退牧还草、生态移民、人工增雨等项目作用,三江源地区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补充,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趋势减缓。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