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德专家: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法提出疑义

Eedu.org.cn 作者:班玮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6
    新华网柏林12月4日电(记者班玮)德国普福尔茨海姆高等专业学院教授马里奥·施密特4日指出,目前发达国家官方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数字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他认为,谈排放关键要看消费,而不是看生产。

    施密特是普福尔茨海姆高等专业学院应用研究所所长和企业管理教授,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他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他4日在该校网站上发表文章指出,按目前流行的说法,德国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0吨,美国超过19吨,中国超过4吨。但是,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很多二氧化碳排放是为生产在欧美国家消费的产品而产生的。如果考虑这种“外包”生产因素,中国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实际上只有3吨,而美国则有28吨。

    施密特说:“这些学者眼中的‘灰色排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就排放而言,关键是看消费,而不是生产。而发达国家总希望让别人忽视这一事实,它们总是强调人口大国的绝对排放值。”他指出,德国人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比官方的算法实际上要多一半。

    施密特还强调,欧美国家单个生产企业排放的计算方法也有问题,因为它往往只考虑了企业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用电和运输造成的排放,而企业进口的半成品生产造成的大部分排放却记在别国的账上。

    施密特说,世界贸易的全球化使得气候保护的责任不能再以国界划分,而需要考虑消费因素,这样发达国家才真正迈出了诚实面对自身责任的第一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