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会议:收获务实成果之路
气候变化谈判一路走过近20年风风雨雨,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探讨,而是渗透了政治角力。部分发达国家企图弱化自身减排指标,弱化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的义务,另一方面又试图将减排负担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减排上的“共同责任”,希望脱离《京都议定书》下的谈判框架,另起炉灶达成一个包含所有国家的单一法律条约。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情,可能都有一些困难。但是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国不能因为自己国内政治上、经济上的原因,而推迟、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当前,发展中国家特别关心的是资金和技术这两个迫切的问题。去年各方在哥本哈根达成共识,发达国家承诺在2012年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并承诺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人们希望在坎昆能就其落实作出安排。与此同时,人们也希望包括转让技术和促进转让的原则安排能在此次会议上取得积极进展。
作为本次气候变化大会东道主的墨西哥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就四处奔走游说,希望国际社会重树信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类已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道路上走了很久,也取得了《公约》《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等成果。当有一个“里程碑”在前方等待的时候,国际社会应当齐心协力,铺平脚下崎岖的道路,在坎昆会议上承上启下,以小协议促大成果,积小努力换大收获。
新华社记者 王玉珏 刘莉莉 刘健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