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暴雪:更强的气候变化信号
一种理论认为,北极变暖将最终导致北部中纬度地区的冬天越来越冷,例如英国目前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冷的一个十二月。数据显示,北极仍在不断变暖之中,该地区2010年的气温比正常值高出5.4至7.2华氏度(3-4摄氏度)。气温的升高导致北极的冰盖面积不断缩小。2010年9月,北极海冰的最小面积比历史平均值减小了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成为历史上面积第三小的月份。在曼哈顿几乎被大雪埋没的同时,北极仍在不断的融化。
北极海冰的融化加速了北部地区大气层的变暖。根据反射定律,白色的冰层会将阳光反射回太空,冷却空气,而当冰层被深色的海水取代,太阳发射出的大部分能量将被海洋吸收。随着北极空气的变暖,大气中高气压的气团将上升,从而改变风的运动模式。这种变化结果是,对流层顶的高速气流被弱化,冷空气将能够摆脱束缚,向欧洲和美国东部地区流动。
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NOAA)发布的《北极报告》(Arctic Report Card)的作者表示:“(以上研究表明)北极大气层底部气温的升高,将对北极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大气循环产生影响,2009-2010年的冬季就是最新的例证。这种关联被称为‘暖北极—冷大陆模式’”,这不太符合人们的直觉。简单来说,这就好像在家中将冰箱门打开,冰箱中的温度在升高,但冷空气会逸散到屋内其他地方去。
以大气和环境研究机构AER的季节性预测主任科恩(Judah Cohen)为代表的一种理论认为,西伯利亚地区的季节性风暴的增加,可能会带来更多极端冬季气候事件。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雪会将其附近山区上方营造一个冷空气聚集区,经过这里的急速气流将因此而改变路线。急速气流大多是从北向南运动代替了自西向东,从而将冷空气从北极带向欧洲和美国东部。
科恩的理论在过去几年中成功地预测了冬季的天气变化,并且比传统的预测方法更为准确。不过人们也应当认识到,天气情况并不能完全描绘气候的变化。地球的天气模型异常复杂,人类对个别天气事件的了解还远远不够,相应的预测模型也不尽完美。
因此,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气候将稳定地、平均地变暖。实际上,由于地球的一些地区变暖的速度比其他地区更快,因此包括冬季暴雪在内的极端气候事件将变得更为频繁。
气候的这种不确定性将导致地球对温暖气候的适应过程更加艰难。欧洲和美国的冬季暴雪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地球进一步变暖,即使来自北极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也无法抵消温室效应。那时,冬季的大雪将成为过去时,降雪可能会减少,总体来说,地球将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