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科学家深度再探印度洋

Eedu.org.cn 作者:张远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9

  两年前,一次印度洋海底探索让科学家第一次见识了一个发光乌贼的新品种;两年后,一组科学家登上“RRS· 詹姆斯·库克”号,再次向印度洋南部海域进发,继续深度接触神秘印度洋。

  增进了解

  这是“探索海底山脉”的新一轮探索。科学家希望借此进一步了解海洋深处生物种群,研究人类深海捕鱼对生存在海底山脉生物的影响。

  探索组成员之一、海洋专家奥雷莉·斯帕多内出发前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对印度洋深海生物种群不是很了解。”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洋与极地研究项目主管卡尔·古斯塔夫·伦丁说,生活在海底山脉周围的许多生物生长和繁殖缓慢,人类过度捕捞可能“严重减少”深海生物种群种类。

  伦丁说,一些捕鱼船用深海拖网“搜刮”海底,“可能破坏海底山脉生物栖息环境,减少鱼类数量”。

  “也许会对冷水珊瑚、海绵等生物造成不可逆破坏,”伦丁说,“我们希望更好地了解一些特殊的(生物)栖息地……了解我们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他们。”

  寻新物种

  在增进对深海生物种群了解的同时,科学家还希望能够发现新物种。

  相比前两年的深海探索,探索小组这次装备了新的影像设备,可以在海底较深水域拍摄。

  海洋专家斯帕多内说:“如果我们回来找到了新物种,不要惊讶。”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员论定说:“根据我们对西南部印度洋海岭5座海底山的研究……我们也许会在这片未知的海域发现新物种。”

  科学家2009年探索印度洋深海时,发现超过70个乌贼新种类、一些鱼类新物种和甲壳纲动物新物种。

  按亚洲新闻国际通讯社说法,先前,已知的乌贼种类大约有350种。

  分类艰难

  这轮印度洋海底探索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环境署、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协会资助。

  探索组7日从南非开普敦出发,暂定探索期45天。

  “探索海底山脉”项目2009年12月启动,第一轮探索就采集7000份样本。

  伦敦动物学会海洋生物学家亚历克斯·罗杰斯说,样本种类包括鱼类、乌贼、浮游生物等。

  英国媒体报道,对科学家来讲,分类所采集样本是项艰苦工作。

  “许多样本十分相近,我们需观察细微形态特点……区别它们,”罗杰斯说。(张远)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