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热点西部 >> 正文

西部大开发10年民族地区发展成就斐然

Eedu.org.cn 作者:殷泓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2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殷泓)2008年,内蒙古的羊肉、牛奶、羊毛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新疆番茄酱生产能力占全国的90%以上,成为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基地;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加工基地,产量占全国的60%;云南鲜切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云南和贵州的烤烟产量占全国的45.9%,位居全国前两位……这是记者今天从国家民委举行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的。

  据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司长乐长虹介绍,我国民族地区,即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774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4293元提高到2008 年的16057 元。

  “西部民族地区首次实现生产总值年增量突破1000亿元用了45年,突破2000亿元用了10年,突破3000亿元用了2年,突破4000亿元只用了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4亿元,是1999年的4.7倍,年均增长18.7%。”乐长虹以一组梯级式的数据展示了我国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乐长虹表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我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分布在西部地区,还有3个自治州和15个自治县比照享受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西部地区的86.5%,占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的96.7%。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乐长虹说。

  西部大开发10年间,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民族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9年的272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453亿元,增长了6.8倍。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建成,交通、水利、能源及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此外,通过实施乡村公路“畅通工程”与“通达工程”、农村安全饮水、游牧民定居、抗震安居、易地扶贫搬迁、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惠农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由1999 年的1622 元增加到2008 年的3389元,年均增长8.5%。到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500多万人。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