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10年民族地区发展成就斐然
据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司长乐长虹介绍,我国民族地区,即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774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4293元提高到2008 年的16057 元。
“西部民族地区首次实现生产总值年增量突破1000亿元用了45年,突破2000亿元用了10年,突破3000亿元用了2年,突破4000亿元只用了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4亿元,是1999年的4.7倍,年均增长18.7%。”乐长虹以一组梯级式的数据展示了我国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乐长虹表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我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分布在西部地区,还有3个自治州和15个自治县比照享受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西部地区的86.5%,占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的96.7%。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乐长虹说。
西部大开发10年间,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民族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9年的272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453亿元,增长了6.8倍。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建成,交通、水利、能源及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此外,通过实施乡村公路“畅通工程”与“通达工程”、农村安全饮水、游牧民定居、抗震安居、易地扶贫搬迁、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惠农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由1999 年的1622 元增加到2008 年的3389元,年均增长8.5%。到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500多万人。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西部大开发 改革开放带来一个新西部 科技部:以科技创新助推西部发展 亚太发展生物燃料需谨慎 加大西部农业的扶持力度 热点西部: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永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重中之重 西部大开发要避免过度开发误区 关注南京主城“绿肺”之累 新阶段新使命:“西部大开发”与“西西融合” 王金祥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 解答如何开创西部大开 解读《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3.6亿人的2010年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