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热点西部 >> 正文

西部开发面对怎样的生态忧虑?

Eedu.org.cn 作者:刘晓星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9

 

    生态眼

 

算好水的经济账


◆刘晓星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了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力度,使得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在西部地区,与如火如荼的投资热潮形成反差的是煤化工下游产业遭遇的水资源短缺。


  目前,水资源过载、地下水污染、生态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在西部地区煤炭富集区普遍存在。如果对西部地区诸如煤化工等高耗能、高耗水的重化工产业发展不加以有效引导,将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煤水逆向分布一直是我国资源禀赋的突出特点和重化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然而,近几年来,西部的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以及新疆等省区都将重化工作为拉动GDP增速的引擎,规划了众多包括煤化工产业在内的重化工基地。有这样一组数据:每生产1吨甲醇要耗水17吨,每生产1吨二甲醚要耗水14吨,每生产1吨合成氨要耗水18吨,每生产1吨煤制油要耗水12吨。


  记者此前曾针对重化工布局问题对沿黄流域进行调研,发现宁夏、内蒙古等地重化工产业密集布局。由于这些地区以煤水结合为开发核心,必将新增巨大的用水需求。数据显示,宁、蒙地区作为黄河“用水大户”,近年来平均年用掉黄河水已占黄河目前可耗水量的35%。随着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大规模建设,沿黄地区对黄河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黄河总供水量已经达到了黄河可分配水量的极限。毫无疑问,已处于“资源性缺水”的黄河,难以承载正兴起于宁、蒙等黄河流域的巨型重化工业带。


  西北地区是全国降水最低值的区域,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对产业发展的约束性强,生态对水分依存度高,生态需水刚性大,水资源的工业可利用量相对较少。煤化工这种高耗水项目一哄而上的布局势必存在挤占生活、生态用水及其他生产用水的风险。而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地表受纳水体不足,且西北多为季节性河流,环境容量极为有限。


  当前的突出问题是,西部许多地方在发展化工石化产业时,只考虑经济因素,哪里成本低、效益高,就在哪里建。这种布局性的环境风险一旦形成,短期内无法解决。破解西部地区重化工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的首要之举就是开展战略环评,对西部重化工产业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抓住西北地区普遍干旱、水资源短缺和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资源不足等核心问题,在开发过程中统筹好西部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矛盾。努力破解重点产业的结构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间的矛盾。


  同时,在水环境敏感区要着力解决石化、煤化工等行业发展的高污染、高耗水问题。而国家相关部门要进行全国性的统一发展规划,根据现实需求与西部各地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进行科学规划,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上一页  [1] [2] [3]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