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国土资源部:"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重大发现

Eedu.org.cn 作者:于文静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1
    初步表明氦、甲烷和氡的流体异常与余震密切相关

    记者10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进展顺利,截至10日,一号孔钻进孔深741.5米,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规模巨大,断层岩类型丰富,尤其是地震断层泥的规模罕见。

    据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在585米之下发现几十米厚的由黑色断层泥、碎裂岩和断层角砾岩组成的北川-映秀地震断裂带,特别是厚度达20米的断层泥,实为罕见,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隆升的最好纪录和见证。同时,在0至720米深度的彭灌杂岩岩心中,发现20余条产状不同、规模不等的古地震断裂带,为重塑地质历史中的地震活动及活动周期提供了科学证据。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对3000多次余震的监测以及随钻时实流体监测,初步表明,氦、甲烷和氡的流体异常与余震有密切关系,为研究地震与流体异常的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是研究地震机制和捕捉余震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地震发生后,通过科学钻探研究地震断裂和地震机理,也是世界上最快回应大地震的一项科学钻探工程。

    据了解,“WFSD”项目自去年11月6日正式启动,在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及龙门山前缘安县-灌县断裂附近实施4口科学群钻的基础上,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体作用和流变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大地震和复发微地震的源区进行多学科观测和测试,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及地震发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综合地球物理测井、岩心以及通过主动震源地震成像和观测,识别活动断裂各种构造要素,测量断裂破坏带的宽度和破坏强度,确定断裂的构造属性。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