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ER启动预防赤潮项目 呼吁民众关注赤潮危害
LAMER向上海交大捐赠30万元研究经费
千龙网北京5月15日讯(记者 吕峥)6月8日是首个“世界海洋日”。近日,来自美国雅诗兰黛集团旗下顶级化妆品品牌――LA MER海蓝之谜宣布,今年将在中国启动“预防赤潮”项目,并出资30万元资助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的“海洋赤潮水生态显微影像监视与分析系统”研究项目。LAMER还同时发出倡议:防治赤潮从“我”做起。
而根据《中国海洋灾害公报》记载,近年来我国海湾赤潮灾害的增长速度相当惊人,仅2008年一年,我国海域就发生赤潮共计68次,累计面积高达13738平方公里。中国赤潮预防研究“泰斗”、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孔海南教授表示,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海洋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追根溯源这些氮、磷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物。
孔海南教授表示,赤潮会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造成海洋生物死亡。一旦赤潮来临,海洋会瞬间一片死寂,渔民颗粒无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赤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的年份可达10亿元以上,一次大规模的赤潮就可能带来几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作为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的LAMER海蓝之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海洋保护的宣传和推广。自2005年与OCEANA(世界海洋保护组织)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还共同推动联合国于2009年将6月8日正式确立为“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今年,LAMER更是将影响中国海洋的首要问题――赤潮防治的观念作为推广的重点。
在发布会上,LA MER向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捐赠人民币30万元,用于资助“海洋赤潮水生态显微影像监视与分析系统”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研究目的在于形成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有害赤潮灾害预报技术体系,为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等海洋管理部门提供海湾赤潮灾害管理手段。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美科学家发现西北太平洋赤潮暴发原因 瑞典研究显示:人类滥捕鱼类有可能导致赤潮发生 科学家揭开赤潮之迷 中科院海洋所赤潮和淡水藻花治理新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海藻+贝类 可防赤潮“进犯”(图) 浙江突发含毒赤潮 污染面积达7千平方公里 赤潮再鸣警钟 南粤水资源质与量构成威胁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