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奋进重建家园走向未来
5月12日,对所有四川人和全体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一年前的今天———2008年5月12日,黑色3分钟,地动山摇,房倒屋倾。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袭来,将四川人民推上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主战场。8800万四川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9年5月12日,灾后一周年。泪水化作汗水,悲戚化作奋起,英雄的四川人民自信自强自立,坚定坚强坚韧,从废墟中挺立,在危难中崛起,向世界传递出一种信念:四川没有垮,四川人民没有垮,我们正坚强奋进、重建家园、走向未来。
穿越灾难,希望与四川同在!我们在灾难中守望感动、汲取力量,我们在逆境中学会坚强、锤炼意志,我们在重建中播种希望、收获未来。今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倍加思念逝去的亲人,倍加感怀无私的支援。在这里,我们向在地震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献身的烈士,表示深切的悼念!向为灾区提供无私援助的社会各界人士、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敬意!逝者安息,生者图强。在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征程上,我们永远铭记危难时伸出的一双双援助之手,永远感恩困境中送来的一份份关爱之情。
这一年,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创造了抗震救灾的一个个奇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规模空前的生死大营救,历经艰险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这种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展现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顽强的战斗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这一年,我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在与灾害的殊死搏斗中凝聚了在危难中崛起的无穷力量。山崩,地裂,路毁,桥断,房塌,面对惨烈的地震灾害,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锤炼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熔铸了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一年来,我们超常付出、勇于担当,打赢了抢险救人、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次生灾害、住房攻坚、温暖过冬等一场场硬仗,这么大的天灾,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堪称抗震救灾史上的一大奇迹。抗震救灾展示了四川人民的非凡意志和勇气,四川人民在废墟中面对生死的从容坚韧,在震后救援中的无私奉献,在灾后重建中的自强不息,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世人的称赞。
这一年,我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在恢复重建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中提振信心、迎难而上。灾后重建,百废待兴,任重道远。努力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尽快让灾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灾后重建的根本指向。一年来,四川人民化悲痛为力量,树立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心,用勤劳的双手和饱满的斗志积极投身灾后重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着力推进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和生态重建,一个个项目快速开工,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火热的建设场面成为灾区最壮丽的场景。
一周年,是重建家园的重要节点,更是加快发展的崭新起点。我们的前方,是更为艰巨繁重的任务,是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重建就是为民的理念,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按照中央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要求,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调整工作目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统筹推进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力争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灾难孕育希望,奋斗开创未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四川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隆重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 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述评:超越灾难 奋力前行 重建映秀 让她美而精致 废墟上雄起 5·12我们用绿色抚慰伤痕 科学重建的创造性实践 看重建 看成都地震灾区凤凰涅槃 让“绿色”与灾区学校重建同行 专家热议北川重建 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百名专家实地勘察 计划以旅游为拉力重建都江堰 陕西灾区重建将严把“环保关”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