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公益之窗 >> 正文

环保公益活动是持久战 需从“常”计议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1

  近日,由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启动的2011年保护母亲河——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美涂士小额资助项目活动评选工作结束,共评选出一类项目5个和二类项目15个,将分别给予5000元和2000元的奖励。此前,活动主办方共收到项目申请125个,经过评审共有50个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分别获得3000元资助资金开展活动。

  “环保公益”符合社会发展主流,迎合大众口味,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参与其中。如何让活动开展得不落俗套又更具社会意义?有专家建议:制度完善之前,应该坚持活动常态化。

  坚持环保公益持久战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本期小额资助项目的主题是“为了母亲河”。今年春季,获资助各社团以“母亲河”或“水”为对象,按各自申报书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活动。

  记者发现,因参与者多为在校学生,“动感”、“博爱”、“青春”、“创新”亦为本次活动靓点。

  北京林业大学,田野环境文化学社组织的校园乐水行活动掀起了“走河风暴”,先后有四支队伍徒步考察河流,行程超过100公里。

  东北农业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开展了以“孕育河之光”为主题的松花行水资源普查活动。

  新疆财经大学,知行协会以 “保护母亲河”微博大赛、问卷调查、植树造林活动等向乌鲁木齐市民宣传环保知识。

  江西农业大学,绿源协会不仅制作了环保宣传视频,还以“电影秀”形式呼吁公众加强鄱阳湖的保护意识。

  事实上,作为一项群众性生态环保公益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至今已坚持开展13年。

  1999年初,共青团中央联合全国绿委、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共同实施这项以保护黄河、长江及大小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环保公益活动。多年来,全国5.1亿青少年和社会公众被动员起来,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引导青少年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参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2002年,保护母亲河行动获首届“中华环境奖”,2005年获联合国首届“地球卫士奖”。

  寻找环保公益切入点

  青年志愿者们的行动不仅让公众强化了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也将 “美涂士”带进了公众的视野。

  “我们更希望公众看到‘美涂士’是在做公益,而不是作秀。”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作为企业他们很早以前就在寻找一个可以向社会传递力量的切点。

  这位负责人表示, “美涂士”高层此前注意到一个现象:国内一些环保组织在刚成立时异常活跃,但坚持下来的并不多,通过了解才知道他们多因经费不足才被迫退出。

  2010年的春天,“美涂士”出资600万元设立保护母亲河行动基金,用于支持青少年生态环保宣传实践活动。对于当时并不提振的建材市场,“美涂士”真金白银甫一出手,也引发了业界种种猜想。

  “选择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并非鲁莽之举,只是看重了这项公益活动本身所提倡的‘绿色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又与美涂士‘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经营理念吻合。既然有交集,坚持做就是了。”

  面对猜想,“美涂士”安如磐石。

  求解环保公益新问题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此前曾提出,环保事业需要 “新公益精神”,而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

  但正如“美涂士”所指,目前国内一些民间环保力量因为资金匮乏,活动开展举步维艰。而能够勉强坚持开展日常活动的,也多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社团。

  东北农业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是黑龙江省唯一获得本期“美涂士”资金资助的环保社团。作为该校十佳学生社团之一,协会在学生中间有广泛影响力,目前新老会员有600多人。

  该协会指导教师许辉就此认为,环保社团的壮大是一个利好趋向,“说明当代青年环保观念已经形成,他们有投身环境保护实践的热情,也有建设绿色家园的祈望。”

  但最让许辉担心的是,虽然有校方作为后盾,但环境保护却是一个宏大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课题,如果缺少了社会力量的关心和支持,必然会冷却青少年群体环保热情,让公益活动失去活力。

  也有观点认为,虽然现在有企业愿意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但一些活动商业烙印显见,模糊了公益与营销的概念,让活动参与起来乏味没有新意。

  力求环保公益常态化

  同样是做环保,一边“力不从心”,另一边却又“随心所欲”,同在一个公益活动框架内,两者又该怎样结合?

  许辉的建议是,一些热衷于环保公益的事业的企业应向青少年团体倾斜,或效仿“美涂士”设立环保基金提供物质支持,或为志愿者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角色,让公益活动具有社会意义。

  “美涂士”则认为,做公益活动不仅要有公益之心,也要看活动开展的社会效应。他们认为,即便是一个小成本活动,如果能收到大社会效应就是成功的。

  中关村资本市场研究会会长李国魂指出,环保公益活动核心是公益,动力则是坚持活动常态化。

  李国魂分析认为,在环保公益制度完善之前,每一项环保公益活动都应自觉建立长效机制,梳理好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之间关系,做到优势互补,让更多的参与者因此受益。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