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公益之窗 >> 正文

气候观察团青海湖站启动:挖掘原生态要素

Eedu.org.cn 作者:罗文胜    资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31

  本报特约记者 罗文胜 青海报道

  7月27日,蓝思众享气候变化观察团(简称蓝思观察团)青海湖站在鸬鹚岛(海西皮岛)启动。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汤宛峰与21世纪经济报道市场部副总监霍萍共同主持启动仪式。

  蓝思观察团是一个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大众汽车全程支持,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战略指导,美国discovery 、美通社、南方报业集团等多家平面媒体,新浪、天涯、优酷等多家知名网站加盟参与,联合各地志愿者组成的环保公益团队。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湖泊,全球第二大咸水湖,面积4353km2,相当于四个香港面积,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核心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近年来,青海湖水域面积的扩大,每年栖息鸟群达30万只,成为“鸟儿天堂”--其间复杂演化,对中国整个生态平衡具战略影响。

  蓝思观察团将青海湖列为2012年第三站,7月27日-31日,时间跨度5天。观察团从鸟岛生态监测起步,对青海湖水位前40年下降、近7年(2005-2012年)持续上升这一特殊现象进行解读,而后由湖到陆,探寻湖畔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生存密码,结合当地藏民远久传承下来的圣湖捍卫文化,试图挖掘原生态要素的基本组成,除了湖水、鱼、熊羚,当地环境依存千年的古老住民,是否也应该纳入环保范畴?

  此前5月、6月,观察团先后探访了桂林漓江、黑龙江长白山生态变迁;此后9、10月,观察团将就黑龙江“北大仓”农田湿地,湖南、江西长江江豚保护做进一步采访。

  据了解,蓝思观察团采用独特地“传媒+科研”运作模式,在中国版图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环境特征区域(2012年全年5站),组织专家学者、NGO组织代表、媒体以及志愿者实地观测,亲身感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然后以新闻聚焦方式,向全社会放大考察成果,形成良好地舆论氛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