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环保活动 >> 正文

北航科考队学生关注青海湖畔稀有物种普氏原羚

Eedu.org.cn 作者:张敏    资讯来源:中国西藏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二学生王艳最近正忙得焦头烂额,除了要应对学校的考试和规定的暑期实践外,她所在的科考队马上就要出征去青海了,作为队长,她忙着为21人一个多月的行程做最后的准备,还要为活动拉赞助、做宣传等。

北航科考队

  北航凌峰社科考队每年暑期都会组织学生去各地就环保热点问题进行各种考察,而今年王艳和其他队员选择的主题是普氏原羚(又称中华对角羚)。

  这一选题是王艳在图书馆里偶然看到的,她被这种生活在美丽青海湖畔的中国特有羚羊所吸引,同时也为这种“比雪域精灵藏羚羊更稀少,比东方宝石朱鹮更濒危,比国宝大熊猫更珍贵”物种的生存和保护所担忧。

  普氏原羚,别名滩原羚、黄羊,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并命名。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心型。奔跑速度快,跳跃式的奔跑使羚羊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线,分外优美。

  历史上,普氏原羚曾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和青海的广大地区,但目前,普氏原羚仅存于青海湖周围,并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危险。这种中国特有的最稀少的哺乳动物,最新观测数据显示总共有588只。

 

 

 北航科考队与“中华对角羚之父”葛玉修合影

  由于准备充足,她的提案很容易通过了内部答辩,被全体成员认可。之后就是队员们进一步的调查、策划。除了自己收集资料,他们还请来了普氏原羚的研究者、专家和相关组织进行了交流,包括中科院动物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志刚,以及青海湖“鸟王”、“中华对角羚之父”葛玉修。

  队员们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做好了各种准备。当然,他们也设想了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他们怕根本见不到这种稀有的草原精灵。队员黄合说,实在没办法,就只好去当地的动物园见见这种让他们魂牵梦绕的羚羊了。

  6月21日,科考队联合凌峰社的其他队伍举行了出征仪式。27日,队员们就要踏上行往远方的列车,为千里之外的濒危动物“摇旗呐喊”了。他们相信,通过这次科考,必定经历一次生命的洗礼,对自然与人类产生新的认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