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秦岭,绿色健康行
从2006年开始至今, WWF组织的秦岭青年使者活动已经在陕西本地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其中涉及陕西省林业厅、共青团陕西省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5所院校、相关自然保护区和林场、社区等各种不同层级的支持和协作。青年志愿者和专家们奔赴大熊猫栖息地的相关自然保护区和社区,除了承担在社区开展的科技培训、基础调查、支教支农等活动外,还承担了返校后的环境教育、宣传推广等活动,使生态保护的概念在高校学生间得到普及,使更多的“秦岭青年使者”参与到秦岭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中。
2010年,经过细致深入的讨论,WWF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决定以“保护大秦岭,绿色健康行”为口号,继续推进秦岭青年使者活动的范围,除了继续保有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工作,同时涵盖丹江以及嘉陵江流域的部分县市。在这些项目工作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开展社会经济本底调查、水资源调查,并开展栖息地保护、湿地保护等方面的环保宣传以及针对社区的支教工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团仍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WWF也会针对各个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小额项目,支持青年使者们在城市中开展有关环境教育、湿地保护、自然保护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活动宗旨
通过大专院校青年学生的志愿活动,推动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为周边社区的发展输入新鲜力量,传播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知识,为山区经济发展献力献策。
参加对象
活动主要面向有志于投身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大专院校学生,根据相关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的需求,志愿者自主组队申请项目,项目获得批准后赴秦岭大熊猫周边社区工作。
WWF秦岭青年使者的工作以满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栖息地周边社区的基本需求为核心,因此提交申请前需和所选的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充分沟通,了解保护和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仔细研究往届WWF秦岭青年使者在该社区的工作情况后有针对性的设计项目。
活动地区
2010年WWF秦岭青年使者工作的区域将与WWF在秦岭的工作区域重合,主要包括10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1个林场的周边社区。此外今年还将组织5支服务队赴丹江、嘉陵江流域,开展湿地保护活动。另有4支队伍在城市中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活动程序及时间
2010年WWF青年使者活动的具体项目申请程序、活动内容、注意事项、相关保护区和社区需求等详见附件内容。活动背景:
目前,WWF在秦岭地区合作开展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的自然保护区和林场有20个,合作重点以物种和景观保护为主,并兼顾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秦岭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约有40个乡镇、130余村,常住人口达数万人。WWF在项目区引入和推广可替代生计和能源,通过支持新法养蜂、种植经济林、扶持农家乐、推广节柴灶等方式,改变了社区以采药、放牧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减少了盗猎、盗伐等现象。
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并促进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WWF 于2006年至2009年年暑期分别组织了4次志愿者服务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的工作,建立了高校和保护区、社区间的纽带,达到了较好的项目实施和宣传效果。
附件2:2010年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保护区活动)项目申请表
附件3:2010年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湿地活动)项目申请表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 张永斌
电话:029-87092170 电子邮件:tw6@nwsuaf.edu.cn
WWF 西安办公室 赵瑾娜
电话:+86 29 87818602 电子邮件: jnzhao@wwfchina.org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