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市场资讯 >> 环保产业 >> 正文

“重化工业化”渐近分水岭 高能耗产业达峰值

Eedu.org.cn 作者:王尔德    资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2
  在近日召开的“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高耗能产业的产能将达到峰值。“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不断加速的“重化工业化”的发展格局有望扭转。

  根据其研究,2010年钢铁行业将达到峰值6亿吨左右,到2020年将增长0.1吨左右,2030年将降至5.7亿吨左右,2050年将降至3.6亿吨左右。

  “目前,水泥行业已经开始出现减速,2009年为16.5亿吨,今年可能为15亿吨,2020年和2030年的产能都不会超过16亿吨,而到了2050年将降至9亿吨左右。”杜祥琬说。

  杜祥琬认为,由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升,高耗能产业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增速惊人,而且产量过高。

  2000年,中国的钢材产量为14121万吨,占世界的比重为17%;而在此后8年中,中国的钢铁产量增长了近3倍,2008年达到55321万吨,占世界的比重达39.5%。

  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水泥的产量为59700万吨,占世界的比重为34%;2008年,中国水泥的产量已达137458吨,增长了近2倍,占世界的比重达50.9%。

  “现有的产能规模能可以支持25亿-3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面积、10万公里的公路、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6000公里的铁路、1500公里的高速铁路、改建新建20个机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

  其认为,尽管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与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快速城镇化进城有关,但目前产业规模也将进入饱和期。

  杜祥琬分析,如果高耗能行业规模还继续保持年均5%的增长速度,10年内我国既有建筑总面积将需扩大一倍,还要再新建150万公里公路、10万公里高速公路、2万公里高铁、150个机场,这将大大超出合理需求。

  如照这样的规模发展,到2030年,中国的公路、铁路建设将远远超过美国的水平。换言之,现在的产能规模已经足以满足未来基建设施的需求,支持高耗能产业再增长的基础已经不再存在。

  这种产业发展格局亦表明,未来二十年建筑和交通等领域拥有巨大的节能潜力。“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结构节能空间巨大,结构节能将大有可为。如此看来,‘十二五’和‘十三五’延续20%的节能目标不会太难。”姜克隽表示。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