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市场资讯 >> 环保产业 >> 正文

2011新经济中国项目融资对接会在京召开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浪环保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24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以来,随着各界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的不断关注,带动了投资界新一轮“绿色”投资热潮。一方面,投资商试图通过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去芜存菁,挖掘高成长性产业,抢占新一轮投资市场;另一方面,节能环保中小型企业也积极寻找时机,以搭上绿色“顺风车”,为下一轮快速发展打牢基础。

  为加强投资双方的理解沟通,引导绿色投资,6月22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ED)、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联合在京举办 “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创新技术交流会暨2011新经济中国项目融资对接会”,以“政府扶持+技术展示+资金对接”模式,重点推介节能与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型绿色中小企业。同时聚集政府、金融界、科研机构、NGO代表和专家,深入解析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投资前景。

  现场,来自工信部的代表向参会的各类企业和投资机构阐述了针对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相关政策,以及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规划,而经过选拔的6家创新型企业则进行了精彩展示,这些企业涉及了“一站式”能源管理服务、资源化利用装备、逆向物流等多个领域。代表企业的演讲经过了新经济中国项目顾问团的专业辅导,尽可能有效地向投资方和用户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潜力,而由投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则现场提问并给予精彩点评。通过台上和台下的生动互动,投资者及其他听众轻松地跨越了晦涩难懂的技术壁垒,更为形象地理解了企业的市场模式和其技术的发展潜力。

  “我们高度关注节能环保领域绿色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关注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都有着非常好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理念,但由于各种原因很难获得有效融资,为此,我们希望能通过新经济中国项目这个平台,让更多投资方了解这些企业,推动它们的发展,使其成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排头兵。”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新经济中国项目主任葛勇表示。

  新经济中国项目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发起与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联合开展的公益项目,由壳牌中国集团、花旗基金会和美铝基金会共同支持,200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本土中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已有400多家绿色中小企业参与了项目能力建设和融资对接活动,超过20家企业获得了不同形式的融资,总额超过1.5亿美元。

  今年,新经济中国项目首次邀请工信部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此次融资对接会,希望藉此为绿色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和更好的融资环境,并以此为契机,搭建一个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协作的创新平台,更好地推动节能环保技术,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为创建长效机制,工信部信息中心计划联合另外两家主办单位建立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创新技术和企业数据库,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向关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各界提供信息交流服务。

  附:新经济中国项目介绍:

  “新经济”项目(New Ventures)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于1999年在美国倡导发起,在中国、印度、印尼等几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支持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小企业的项目。在项目支持下,通过中小企业的努力实践和市场运作,增强竞争力,并使企业获得融资机会。

  该项目于2003年进入中国,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与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联合开展,壳牌中国集团、花旗基金会和美铝基金会共同支持,项目定位于为国内绿色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致力于解决绿色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引导风险投资流向,并从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探索中国可持续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和解决方案。从2003年在中国开展至今,共有400多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创业的中国中小企业参与了新经济中国项目的能力建设和融资对接活动,已有60家企业得到重点培育,并帮助超过20家企业获得了不同形式的融资,总额超过1.5亿美元。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