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东 >> 正文

南海低碳绿色之路还有多远

Eedu.org.cn 作者:赵进 李慧君    资讯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24

    西樵纺织行业的环保革命,为纺织业升级注入新鲜血液。

    实施节能减排后,污染的企业搬走了,罗村务庄的环境变好了。

    近日,南海公布《“十一五”节能减排治污工作总结》。随后便传来西樵纺织产业示范基地获评省循环经济工业园的消息。一个传统产业基地的升级样本,到南海节能减排治污工作的“全面飘红”,从政府面对节能减排这种难得的高调中可以窥见:环境问题,已不再是经济指标背后那道难以揭开的伤疤。如此,低碳绿色的持续发展之道还会远吗?

    环保革命“智造”纺织名镇

    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今挂牌西樵

    今日,西樵镇的广东西樵纺织产业示范基地,将正式挂牌成为省循环经济工业园。据悉,该基地在首批获得认定的10个园区(基地)中排名第一,也是佛山市首个。

    近年来,西樵纺织产业渐趋“安静”。记者采访发现,过去5年,通过“三统一”工程,曾饱受投诉的西樵镇纺织产业变身“环保”代表。而环保革命又推动了传统纺织业升级,让这个纺织名镇重新焕发活力。

    “三统一”:消灭废气污水

    此前,纺织产业规模扩大使得环境压力骤增。“村民隔两三天就来园区投诉,有的还提着几条污染的死鱼做证据,臭不可闻。”西樵镇纺织产业基地负责人吴汉钊回忆。而且,西樵两边的西江、北江是二级水源保护区,西樵山又是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更大的环保压力和指责纷纷指向西樵镇和纺织产业园区。

    各种环境压力给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忧。2005年,当地政府决定投入约4.5亿元建设“三统一”工程,在当时下项目建厂的时候还不为人理解,直到几年后南海推行“节能减排治污”行动,才被认为是先见。

    吴汉钊介绍,“三统一”工程是由专业公司打理,将园区所有企业“统一供水、统一供气、统一污水处理”。“周边发电厂和水厂将其富余的水、气资源,输送到纺织产业基地,而企业排放的污水通过管道统一收集到污水厂进行处理,再通过人工湿地集中处理后实现零污染排放。”

    最终,西樵44家印染企业都纳入“三统一”工程,原来直排西江、北江的印染企业污水管都被“腰斩”,一年减少了5000吨化学需氧量COD,其制定的企业排放标准比国家标准还低40%。使得西樵纺织产业基地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纺织工业类生态工业基地。2009年,纺织基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34%,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36.70%,中水回用率23.22%。

    环保革命带动产业升级

    纺织行业的环保革命,不仅是对历史环境旧账的清算,实际上还为纺织业升级注入新鲜血液。南海区区长区邦敏在西樵调研时表示,西樵纺织产业等发达,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很重,希望西樵能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据了解,通过“三统一”工程,企业不用将大笔环保成本投入到产业研发上。这一点吸引了一大批上下游品牌纺织企业入驻,实现了西樵纺织产业集群进一步规模化和升级。

    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西樵纺织”创造了近30年来开机率最高的纪录,全年共引进国内外先进纺织设备1200多台,产值、税收、投资逆势增长分别达到9.7%、19.8%和36.5%。预计到2011年底,“西樵纺织”织机总量将从现在的3万台增加到4万台。

    “西樵镇在促进纺织行业的改造升级,解决传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环保问题上闯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为全区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经验和样板。”南海区主持节能减排治污工作的副区长冯永康说。

    据介绍,西樵纺织产业基地正规划腾出400多亩土地建立服装产业园,壮大和延伸西樵纺织产业链。

    张素圈

    由行商到从文

    传统产业转变触发“后工业”文化经济

    1873年,近代民族资本家陈启沅在家乡西樵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缫丝厂——— 继昌隆缫丝厂,开启了西樵近代纺织第一页,成为西樵“革故鼎新”精神起源。今年,西樵又一次继承了光荣传统,掀起“以文兴业”风潮,通过修建岭南文化苑、南海博物馆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开始抢占岭南文化产业制高点。

    是什么原因让西樵人转变思维,把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从实体经济逐渐扩展到文化产业,开始重视这个朝阳产业?记者试图通过剖析3年来西樵产业形态转变,描绘西樵“后工业”文化经济样貌。

    壮士割腕换来文化“寻根”

    2007至2010年短短3年时间,在全省“节能减排”战略下,西樵镇以壮士割腕的气概,砍掉了25间污染较大的陶瓷厂,并将所有印染厂搬离八米涌、二拱涌两条内河涌沿线,同时规定印染企业4个月内要完成工业污水集中到污水厂处理,否则一律关停。

    “陶瓷、纺织这两大产业的地税一直以来占了我们镇整个工业的40%,突然损失了那么多企业,整个镇的经济来源在哪里?老百姓如何安生立命?”回忆起当年为了完成省“节能减排”计划,西樵镇委书记梁耀斌感慨,当年光是解决陶瓷企业上万员工的出路就颇为不易。

    传统产业萎缩,就要适时开辟新战场,为此西樵人在2008年开始就多次外出考察引进新兴产业,LED项目、新能源、汽配产业、服装厂、纺织机械,这些新兴产业项目计划都曾经摆在镇决策层面前。“2008年底的金融危机让服装工业同其他加工业一样萎靡不振,做LED、新能源这些,与其他镇比起来本地配套不足,成本就要高很多,竞争力不强。”环保指标的提高,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让2009年的西樵镇在选择新产业方向上左右为难。

    丽江、乌镇等国内城市通过成功运作文化产业,带动城市发展的模式,让坐拥岭南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镇有了新想法:能否通过利用西樵山深厚历史积淀,挖掘西樵文化产业潜力,使之成为西樵产业增长又一级?

    为此,西樵镇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了文化“寻根”之旅:目前总投资1.15亿元的南海博物馆,投资近3000万元的岭南文化苑,投资2500万元重建三湖书院等项目正在逐步实现中。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