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专家小学课堂讲生态
本报记者 于丽爽
昨天,延庆县第四小学五年级(6)班的最后一节课上的有点儿晚。16时40分,正在延庆县参加第六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的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蔡登谷教授赶来,亲自给孩子们讲一堂生态课。
电脑打开,黑板上投影出绿色的画面,“森林与人类”是这节课的主题。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森林?”蔡教授开门见山。
“有很多树的地方!”很多声音抢答。
“还有呢?”
“……”
“在森林里,高的是乔木,低一点的是灌木,还有草地、河流、动物、石头、土壤等等,森林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地方,是一个生态系统。”PPT上,一张张五彩斑斓的画面闪过,蔡教授娓娓道来。
别看身经百战,为了这节课,蔡教授足足准备了一周时间,光是各种图片就用了上百张。这堂课,是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组织的“生态文化进校园”活动之一,目的是向小学生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吸引他们参与到弘扬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行动中来,建设美丽中国。
讲完什么是森林,再讲讲森林的功能。“地球上有我们人类的四大食品库,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吗?”蔡教授循循善诱地问道。
“海洋!有鱼虾!”
“森林!有很多动物!还有水果、蘑菇!”
“还有草原、耕地。森林不但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有经济功能,还有生态功能、社会服务功能。”蔡教授说,森林的生态功能就包括八个方面: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吸尘降噪……
课堂上,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延庆县第四小学是一所生态教育特色校,走进校园就能感觉到:墙上养鱼、粮食作画、黑板报上的生态知识广角等等。听孩子们说,他们还亲自在校园后面的自留地里种过庄稼、蔬菜,收获过花生、玉米、红豆、黄瓜和西红柿。不过孩子们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家乡——延庆。
“我们县是国家级生态县,绿树特别多,空气特别清新。空气质量年年都排全市第一。”小同学韩羡雯骄傲地告诉记者,她们从小就接受生态教育,人人都知道保护环境。在学校里要做到垃圾分类,在校外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他们都会主动上前劝阻。
“我到德国去考察,最让我感动的是德国的法律规定,中小学生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森林里去徒步旅行,注意!是徒步,每学期不得少于6天。”蔡教授说,森林如此美好,我们都应该走进森林,回归自然,享受森林带给我们的健康和愉悦。
短暂的45分钟就要结束了,蔡教授问大家,在课文里、古诗词中有很多和森林有关的描写,谁能背诵几句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杨军云摄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