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是城市的新鲜血液
4月30日,作为河北省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标志之一的环城水系正式通水通航。
中国环境报记者 曹培锋 周迎久 通讯员 赵丽辉
碧水潺潺,轻舟荡漾。4月30日,作为河北省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标志之一的环城水系正式通水通航。
依靠这项工程,唐山市建成区蓄水面积将达到16.5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杭州西湖。在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看来,环城水系对正致力于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唐山市来说,犹如一道蓝脉,正在为唐山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生态治水:一场洪水引发的思考
乘船游览唐河,记者惊讶于唐山环城水系修建给这条河道带来的变化:满眼新景不断,两岸绿意纷呈。这条原本功能单一的防洪排涝河道,如今已经串起了一串公园,变成了一条生态景观带、休闲旅游带、文化展示带。
这些变化,缘于一次洪水。
2008年6月的一天,唐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唐河检查防汛排涝工作,目睹眼前湍急的河水,一位领导提出:“能不能把市内的几条河流通过整治连接到一起,改善沿河生态环境,并且使水最终流入南湖,保障其水源?”
将洪水资源化,也许没哪个地方敢想,但唐山要想。作为华北地区6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唐山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看着奔流而去却又得不到利用的河水,唐山着急。
“事实上,唐山并不缺水。”唐山市唐河青龙河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李刚说,唐山境内不仅有库容量很大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唐河水库(原陡河水库)等多个大中型水库,而且中心城区有唐河、青龙河等多条河流,水脉及水利设施条件非其他缺水城市所能相比。
问题是这些河道互不贯通、各自为系,水量不足,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生态效益较低。
能否通过对市内水资源的整合,强固城市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改造,促进经济发展?唐山市展开了反复深入的现场勘察,进行了多次学习取经、研究探讨。
水源保障问题是反复论证的重点之一。为了确保水源,环城水系必须整合现有径流资源,唐河上游流经市区的水体、污水处理后的中水、雨水以及工矿企业的排干水全部纳入考虑。
参与论证的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研究院专家刘大鹏测算,目前,唐河每年蓄水量达到3100万立方米;而市区4座污水处理厂每年可用的中水水量在7288万立方米,直接排入唐河的工矿企业排干水为643.85万立方米,再有上游水库3100万立方米的计划性调水,完全能够满足环城水系的用水,也不会对工农业和居民用水产生影响。
多轮论证之后,专家认定唐山具备建设环城水系的客观条件和现实条件。2009年3月18日,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正式动工。
幸福之河:一条水系“升级”的目标
将唐山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工业文化融入滨河景观设计,是唐山环城水系的一大特点。
唐河青龙河管委会工程处工作人员王珂介绍,青龙河中上游两侧主要是居住区,滨河景观注重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增加亲水空间;下游则是湿地修复景观区,即在营造自然生态景观的同时实现水质净化;唐河中游段景观资源丰富,山水之城的景观格局便在这一段呈现。
为了让人与水更亲近,环城水系在不同的河段,分别为8个主题功能区,设计了12个节点和景观。每个节点、景观在设计上都最大限度地凸显人性化。
生态理念也被贯穿于建设之中:一种防渗毯被大量应用于清淤后的河底,其遇水就膨胀的特性可以使水的渗透率下降到极微小;上下游驳岸保持原始生态。市区内为满足市民观赏需要,采用软、硬植物结合的方法,体现生态护坡理念……
踏访环城水系的西北部。总面积370亩的大型生态亲水景观凤凰湖公园是这里的亮点。唐山市现代化新城区凤凰新城就位于附近。
“环城水系修好后,自家门口就变成了风景区,看着都舒心。”听说环城水系通航在即,在唐山做生意的刘正利特意赶来看看,客居唐山已经20年的他最近在凤凰新城购置了房产,他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华北水城:一座城市转型的方向
“围绕环城水系,我们已经初步规划了两条线路,一是水上游览路线,一是夜间观景路线。”从唐山市旅游局调任唐河青龙河管委会副主任的何自明,对依托环城水系开发旅游充满信心。
从弯道山码头到大成山码头,环城水系首期通航的距离是5.3公里。按照规划,2010年7月1日前,这一线路将增加到30公里。
“由于大部分旅游资源尚未进行深层次开发,唐山市的旅游产品仍显得单调。”何自明认为,如果叫响“华北水城”这张名片,唐山的旅游价值就大不一样。据介绍,唐山市已经成立了游船服务公司,河面上的8条游船不久将增加到63条。
按照唐山市的最初设想,“华北水城”被诠释为:挖一河连三河成环城水系,增一湖通四湖造城市水景,使河河相连、河湖相通,河道功能与城市水景相得益彰,城市建成区总蓄水面积达到16.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4100万立方米。
唐河弯道山段东岸,轰鸣的机械声中,一排矮小的厂房倒下。作为城市的母亲河,唐河两岸聚集了一大批钢铁、水泥、陶瓷企业。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企业已经和城市环境不相适应。就此唐山市提出了工业企业“退二进三”的计划,启新水泥等一批企业纷纷外迁。
目前,唐山市规划部门正在对环城水系12个节点、1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而后将带来商业和住宅的全面开发。
华北水城,还有更深远的考虑。
2010年年初,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唐山市市长陈国鹰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南湖为模板,加强对采煤沉降区、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治理和修复,打造生态城市新板块。
据唐山市规划局局长林澎透露,依托废弃地开发建设的东湖生态郊野公园已完成了初步规划,利用开滦荆各庄矿采煤塌陷地建设北湖公园的规划也在酝酿中。“未来的唐山,将实现北湖、东湖、南湖三大生态公园无缝连接,进而形成一条横穿东西、纵贯南北的城市景观生态廊道。”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