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绿满城
碧绿的山,清澈的水,蔚蓝的天。城市,高楼鳞次栉比,路面宽阔整洁;农村,碧水环绕村庄,绿树掩映田园……如今的库伦,“生态城镇”、“生态农村”、“生态工业”已不再是概念符号,而是实实在在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库伦旗大力实施“生态立旗”战略,加强环境保护,构筑生态屏障,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产业体系,逐步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全旗森林覆盖率达31%、城区绿化率达37%。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小流域治理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2012年,该旗空气质量达标率超过335天。
招商问“绿”
“发展工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定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面对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该旗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严把环保准入关,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项目,并建立健全项目招商引资审批责任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实行“提前介入”、“一票否决”制度,坚决制止破坏环境的项目进入,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山开采、化工项目拒之门外,努力从源头上消除新增污染和破坏生态隐患。
减排护“绿”
为切实做好污染减排工作,该旗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整治关闭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粘土砖窑和小锅炉,重点对水泥、矿山企业渣场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标准进行检查;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已顺利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彻底终结了城市污水、垃圾“裸排”的历史。此外,该旗还将污染源减排领域从城市拓展至农村,争取国家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235万元,对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进行综合整治,使项目区所在地及周边7个村庄的2万农牧民群众受益。“十一五”以来,该旗成功创建1所国家级绿色学校、5个区级生态乡镇、1个市级绿色社区、5个市级生态村和4处市级环境教育基地。
造林增“绿”
该旗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5820”、“双百万亩”、退耕还林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林业生态建设。“十一五”以来,该旗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2万亩,新建和加固水库塘坝24座,实施15度以上坡耕地和沙区人均8亩外耕地治理17万亩,完成人工造林85万亩、封沙育林48万亩,累计使133万亩荒山、荒沟、荒沙披上“绿装”。在全力绿化山川、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该旗还建立塔敏查干沙带封禁保护区120万亩,完成沙化退化草牧场围封220万亩,并在全旗推行牲畜禁牧舍饲制度,对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进行有效保护。
产业兴“绿”
该旗以优良生态为依托、以资源开发为重点、以绿色产业为载体,建设了一批投入少、产出高、无污染、与绿色经济相关联的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建材、矿产开发及有色金属加工、绿色食品及农畜产品加工、医药生物科技、新能源五大产业集群,为旗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瞄准市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食用菌、温室蔬菜、沙地西瓜、衬膜水稻、有机杂粮、育肥牛等特色区域板块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该旗已有茄子、绿豆、滑子菇等8种农产品获得了国家无公害标识使用权,库伦荞麦已正式通过国家原产地商标认证,全旗各类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130家。
善弈者,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时,《库伦旗生态旗建设规划》顺利通过自治区环保专家组评审,未来两年,该旗广大干部群众将齐心协力,努力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城的目标!(特约记者仇玉敏)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