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海打造天津最大鸟类自然保护区
到2015年 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
据介绍,按照保护与恢复规划,七里海将实施沼泽地修复、鸟类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植被修复、湿地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湿地水系治理、湿地步道建设、湿地环海林带建设、湿地牡蛎礁保护等一系列项目,到2015年将使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湿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作用将进一步提高。
其中,将在东、西七里海疏浚环海干渠、开挖疏浚苇田骨干和支系沟渠,修复扬水站及闸桥涵洞,恢复蜿蜒曲折、宽窄相间的天然芦苇湿地水系特征,保障其涵养湿地植被的作用。沿七里海南侧约16公里长的津唐运河两岸堤坡种植以野生花卉为主的野生植物,河畔及近岸水域栽植多种水生植物,并适时投放本地鱼虾蟹苗,使水生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有所增加。
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将对已建的东海19个鸟岛进行修复。在兴坨与俵口两个水库之间的2000亩苇田内打通水渠,使两个水库相连调整现有储水规模。在水库两侧一定的安全距离建鸟岛、浅滩10处,总占地200亩;在东海南半部1.3万亩苇田内建鸟岛、浅滩20处,总占地300亩,岛上建“沟中湖”,种植七里海野生和水生植物,改善鸟类栖息环境,使整个七里海成为天津最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
即将启动环境监视监测中心建设
为加强湿地保护,进一步拓展鸟类栖息空间,七里海湿地即将启动环境监视监测中心建设。建成后,可实现七里海核心区全域全天候、全覆盖远程监控和公共宣传功能,24小时视频监测鸟类行踪,并为湿地修复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该中心位于东七里海兴坨水库岸边,将分别在东、西七里海布设若干视频监控和传输系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视频监测及光纤传输技术,通过具有夜视功能的高清摄像头捕捉鸟类活动,并传回中心大型电子屏,实现对七里海湿地的实时监控和展示。同时,中心建立科研监测实验室,对环境及水生生物资源进行检测,为湿地修复提供依据,便于开展科学研究。
此外,还将在七里海外围加强保护措施,在七里海核心区边界有条件区域设置围栏,并在关键路口增设哨卡,防止居民误入核心区;在围栏外围种植乔灌木,形成绿色天然屏障;同时在核心区内部重点区域设置栈道4000米,用以开展湿地的监测、科研和日常巡护工作。(记者 郭强)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