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开发 有为管理与城市相结合
【宣传湿地】 “湿地应该变成大家身边的东西”
多形式推动湿地知晓度
泉州市政协常委陈笃恒认为,泉州湾河口湿地,不能被城市建设所吞没,不要忘了这块绿地,不要忘了城市的肺,一定要加大力度保住,造福人民,今后还可以作为很好的旅游资源。
他同时指出,对于湿地,许多部门和市民并没有概念,“不把宝贝当宝贝”。因而,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同时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引起全社会的共识。在过程中,集思广益,认真考虑城市发展与海洋保护的关系,近期与远期效益的关系。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吴培增则在建议中阐述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现状、作用以及保护存在的问题。他建议,管理部门应把泉州湾湿地的基本情况、特色、作用进行梳理与包装,利用媒体报道、学术活动、文化节等方式扩大影响。影响力扩大后,管理部门的人力、财力不足的问题就有希望得到解决了。他认为,湿地保护与科学的开发利用,将提升泉州的城市形象和品位,为古城增光添色。
邮政局函件局拟发行明信片
在泉州邮政局函件局局长连烽看来,宣传湿地,应该要实现政府、舆论、群众、商家的四方共赢。对于保护湿地,他们也愿意出一份力。他们初步设想,做一套关于泉州湾河口湿地的明信片,将候鸟、滩涂、洛阳桥等湿地元素都纳入进来,通过开办湿地环保论坛等形式,以明信片的形式,将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美景,传递给世界各国人士,“湿地应该变成大家身边的东西”。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拟联合商家设立湿地管理基金会,与民众互动,将基金的每一分钱,都能用到保护湿地的刀刃上。
制定纲领性的保护计划
泉州市人大代表刘建标因为工作和爱好摄影的缘故,足迹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他的一番发言言之有理,引来其他来宾的共鸣。他说,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的地方只有两种:要么经济极其不发达,还保持着自然生态环境;要么地区经济特别发达,已经上升到全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境界。
同样是环境保护问题,泉州市领导多次表示,永春县的发展务必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这一观点从上至下都是一致的。而泉州湾湿地似乎在保护意识上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刘建标认为应该由政府牵头,进行生态保护建设,邀请湿地方面的顶级专家到泉州,比如籍贯永春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正好担任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为家乡湿地做贡献应该不是难事;同时再召集一些热心的专业人士调研如何保护,制定纲领性的保护计划,可以更科学地保护湿地。
【保护湿地】 “河口湿地,不做城市建设用地”
打造泉州版“西溪湿地”
“看到湿地上百鸟飞翔,十分振奋人心!”泉州市政协常委黄金钟说,他曾到过杭州西溪湿地、黑龙江湿地,看到烟波浩渺之中百鸟齐飞,心中一直难忘。黄金钟建议,泉州可以向成功的湿地保护城市学习,科学地规划和利用泉州湾河口湿地。
黄金钟说,像杭州的西溪湿地,离城市不算太远,保护得好游客自然觉得必须到那里看一看。原来西溪湿地周边也有鱼塘,但政府为了保护湿地还是制止了渔业养殖,再合理建设一些亭台楼阁,风景美不胜收;再比如黑龙江湿地,连绵数千平方公里的陆地湿地,摇曳生姿的芦苇荡中,不时有如美丽仙女般的丹顶鹤飞翔其中。
他认为,湿地周边城市非常适合发展高端休闲经济,而且还能带动当地的楼宇经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泉州不应该再靠发展低廉的制衣、制鞋、漂染行业来拉动GDP。“那是我们城市的悲哀,破坏了生态环境,换来微薄的利润。”黄金钟委员说,泉州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务必利用好泉州湾湿地资源。
有为管理 湿地与城市结合
泉州市政协委员、市规划局局长黄世清说,湿地保护与城市建设并不完全矛盾。他曾走访过许多国家,城市建设非常成熟的地方,生态文明也做得很好。以国内而言,昆明的红嘴鸥,就经常与人和谐互动。
他表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已经明确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对于处理城市建设与湿地保护方面,已采取多项举措。拿此前建设城东至后渚快速通道来讲,只有北山隧道是必须要贯通的,其他的两个明洞原本可以直接破山建路的,就是考虑到让候鸟有个通行通道,特别打通两个明洞,保护候鸟生存环境,让它们有得住,还得有得吃。
前不久,《桃花山生态区保护建设规划》由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桃花山保护有了法定程序,不能改动,每年泉州市人大还将组织视察。黄世清说,在此过程中,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市长黄少萍多次过问生态保护事宜,这说明,对于湿地保护,泉州上下的意识都很一致,很重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多项规划组织实施前,都要反复论证,减少对候鸟的影响至最小。
黄世清说,泉州湾河口湿地的未来,就是成为城市型的河口湿地,全国独一无二,特色就是湿地与城市结合。通过对湿地的有为管理,人跟鸟可以和谐互动,成为泉州的一大名片。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