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江苏提出增强PM2.5监测预警能力 监测点将升级

Eedu.org.cn 作者:于英杰    资讯来源:扬子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3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召开。尽管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环境更为复杂严峻的形势,但我省仍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记者注意到,在稳定物价、保障房建设、减少灰霾污染这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此次会议都提出了新要求。昨日,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解读。

  关键词 PM2.5监测

  明年起首批37个PM2.5监测点升级

  同步进行微颗粒构成、来源深度解析,为全面防治奠定基础

  新提法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我省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增强PM2.5监测预警能力,大幅减少灰霾污染。明确提出增强PM2.5的监测预警能力,这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还是首次,足见省委、省政府对市民关注的大气污染的重视。据悉,一旦国家明年发布PM2.5检测标准,江苏将率先进行监测发布。

  明年启动首批PM2.5监测点建设升级

  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建琳告诉记者,江苏环保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将通过完善PM2.5监测网络,解析PM2.5微颗粒污染源头和构成,采取综合性措施,减少灰霾污染天气的发生。据介绍,减少灰霾天气,重点是治理,首先要开展PM2.5监测,掌握空气中PM2.5的浓度水平。刘建琳告诉记者,目前我省环保部门正在制定方案,主要设想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善大气监测网点的建设。现在江苏的南京、苏州已经具备PM2.5单点监测能力,但全省范围内的监测尚有不足。根据初步方案,明年起,我省环保部门将加大投入,对现有的100多个大气污染监测站点进行升级改造,到2015年,每个市至少要建成2个PM2.5监测站点,全面形成与国家PM2.5新标准相适应的监测能力。在此期间,我省可能根据需要增加一批新的监测站点。据悉,第一批37个监测站点的建设升级将在明年启动。

  据介绍,全省环保部门启动的大气监测站点升级改造,主要是增加新的监测参数,现在只能监测大气中的PM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新建升级后则会增加PM2.5细微颗粒、臭氧的监测,从而实现大气污染的多参数监测,这为接下来的预警奠定基础。

  源头解析列出PM2.5污染物构成清单

  有了PM2.5监测网络,是不是就能进行预警呢?其实,这还有很大距离。刘建琳告诉记者,监测到PM2.5的数据,光能帮助我们知道PM2.5造成了一个什么程度的灰霾天气,还不能预警,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对PM2.5污染物的源头解析。

  “现在即便是单点监测,也只能知道PM2.5是细微颗粒,可不知道这个PM2.5微颗粒里面,到底有哪一些成分,是怎么构成的,它们又是从哪儿来的。”刘建琳指出,大气污染颗粒的成分极复杂,而且每个地方的大气所含颗粒又各有特点,必须对PM2.5微颗粒进行源解析,列出不同地区PM2.5污染物清单,才能向社会提供准确的预警,防治也才更有针对性。

  据介绍,由于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相继举办,北京、上海和广东对大气污染成分的研究比江苏要早得多,这方面江苏还比较薄弱。江苏环保部门将积极借鉴这些地方的研究成果,力争在最短时间搞清楚PM2.5的构成清单,为全面治理提供参照。

  往后“好空气指望老天爷”有点难

  前段时间,南京一场冷空气,让空气清新了不少,可最近几天污染似又回头。在市民印象中,似乎大风大雨一来,空气总会好个一两天,有人戏称“好空气指望老天爷”。不过,刘建琳提醒说,从这几年省有关部门的跟踪观察来看,这样能改善空气质量的天气也是越来越少。

  城市上空的灰霾天气,与当地的污染物扩散、消解能力有关,而这主要取决于气压、风速、湿度、气温等气象条件,比如大风、大雨会带来好天气,就是因为大风、大雨能暂时清除大气中的这些污染物。刘建琳说,这几年,省有关部门进行监测和研究,发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江苏乃至南京的小环境也在变化,比如,南京城区的灰霾污染,正朝着不利于扩散的方向发展,经常出现静风等压缩性的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

  因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减少灰霾污染,除了环保部门强化污染治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个环境质量之外,还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和市民共同参与,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本报记者于英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