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农民增收有了“绿色银行”
本报徐州3月20日电 (于猛、肖昌琦)江苏徐州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打响优质与特色品牌,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推进农产品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转变。农民增收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地处苏北的徐州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徐州制定了《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等,实施标准化、品牌化战略,通过财政资金、科技、信息服务等多方面扶持,引领农业提档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徐州打响优质与特色品牌,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推进农产品质量由安心、放心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转变,指导、监督各类农业企业、合作社依法依规抓好自身的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生产与经营管理。目前全市已经拥有大蒜、苹果、肉鸭等15个农产品50项地方系列标准。到2011年底,全市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基地718.3万亩,占耕地比重81.76%。其中,60万亩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验收。全市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830个、绿色食品148个、有机食品(菜)10个,“三品”总有效数居全省第一;获得省名牌农产品26个。
据统计,2011年,徐州全市设施农业总效益175亿元,亩均效益1.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90元,增长19.3%。重点乡镇设施农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额都在3000元以上,带动农户60万户以上,吸纳农村劳动力80万人。全市钢架大棚亩均效益达到9298元,日光温室亩均效益达到19791元。设施农业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广西生态农业每年使农民增收超过40亿元 现代农业经济林成京郊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沙漠库伦”变成“绿色银行” 绿色的奇迹 生态治理成为中国西北农民增收新途径 荒山上建起“绿色银行” 绿水长流 青山见证 农民代表的“致富经”:国家政策就是绿色银行 山东建设生态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中国工商银行:全面建设绿色银行 贵州赤水市以"生态立市"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通过创新思维铁岭两家子农场做大“绿色银行”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