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计划十年内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24日,记者从江苏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苏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计划用十年时间,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46个生态指标凸显创新和江苏特色
根据《规划》要求,此次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指标体系共涉及7个方面20项46个指标。指标体系涵盖“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六方面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指标比生态省指标增加了不少内容,江苏省副省长许津荣解释说,生态省的指标主要是针对自然生态规划的,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是一个更为完善、系统的指标,涵盖了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在充分考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基础上,在46个生态指标中,还设置了一些江苏特色指标,包括自然湿地保护率、耕地保有量、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覆盖率、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注册环保志愿者人数占城镇人口比例、食品及鲜活农产品抽检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等。
46个指标中分为约束性和预期性两种属性,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赵挺说:“约束性指标必须实行“一票否决”,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生态红线区域站国土面积比例、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都属于约束性指标。
南京南通有望明年年底建成国家级生态市
《意见》和《规划》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到2017年,80%的省辖市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到2022年,全省所有省辖市建成国家级生态市。
赵挺说:“80%的目标现在还在稳步推进的初级阶段,现在,我省已经有22个县市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区、县),占全国总数的40%。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五个省辖市已经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到明年年底,南京和南通有望建成,而到了2017年,泰州和苏北五市也有望成为国家级生态市。”
投入三亿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意见》中提到,要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形成导向明确、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调整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相关各方利益关系,保障生态保护地区的公平发展权,对生态红线内的重要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重要水源地和公益林地等,因实施生态保护而形成的贡献给予生态补偿。
许津荣表示,生态补偿制度是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红线划分的制度保障。在生态补偿机制的起步阶段,主要还是针对生态红线进行保护,像一级保护区就不能开发,绝不越雷池一步。而在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内的农民、居民,主要从事维护、保护、修复生态的工作,创造和产生生态产品。
许津荣认为,生态补偿制度就是为了让生态红线区域内的居民的劳动有价值,让创造生态公共产品的人也能进入小康、进入现代化,让付出保护生态劳动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共享生态文明果实。她表示,初步将投入两到三亿元进行生态补偿。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打造之路 确保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各路专家学者纵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盐田将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承德:向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迈进 广东省创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启动仪式举行 海南要求以发展生态产业和节能减排为主线 全力打造全国 海南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国家林业局与广西合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 承德如何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