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企业“小循环”产业“大循环”
记者在武宁县万福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看到,这里堆积了大量的玻璃碎片,这些都是节能灯企业在生产毛管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而现在这些污染环境的“废料”却成了抢手的“宝贝”。据这家公司总经理介绍,他们利用这些回收的玻渣,30%加上自己的原料,融化制成玻管,再卖给毛管厂,从回收废料到卖出成品,首尾相联的循环链条不仅让华诚玻璃在生产原料和产品销售上有了保障,而且在原料和产品运输上最大限度地节省了企业运行成本。对玻渣的回收和卖出去的运费,这两大块要直接节省成本260到300元/吨。
玻管生产企业的下游就是节能灯毛管生产企业,目前武宁县共有36家,对生产原料玻管的需求量,每天都要突破10万支。对企业来说,一是方便了,二是价格也优惠了,三是无论什么时候需要就能送上门来。企业之间的“小循环”让链条上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得益,污染环境的“包袱”也随之变为了财富。而从节能灯玻管生产到整灯制造形成的完整产业链则构筑了整个节能灯产业之间的立体“大循环”。
为了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武宁县按照“主攻产业、兼顾配套,强攻外资、突出内资,抓大不放小,抓主不放次”的思路招商,对节能灯产业实行“一业一策”的扶持。首尾相联、共生耦合的产品研发、产品制造产业体系,让企业之间的衔接更加快捷、便利、合作密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业发展的速度,产业的“循环效应”初步凸显。(王怡荣 记者钟杰)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