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八里湖已看到了“影子”
在湖面上看见候鸟飞过,并听见它们鸣叫的声音,在许多人眼里,这或许是在候鸟保护区里才能感受到的场景。“八里湖也有不少候鸟栖息。”近日,市民李先生向记者反映,市博物馆附近的八里湖水域由于生态条件适宜,吸引了豆雁、斑嘴鸭、针尾鸭等不少候鸟在此栖息,生态八里湖的构想已初具雏形。
省级保护动物斑嘴鸭。
博物馆附近水域成群飞禽引来市民驻足
昨日,记者按照市民李先生的指引来到了市博物馆附近的八里湖水域,发现这里由于地形的缘故,逐渐形成了一处相对封闭的浅水区。水面上依稀可见几十只大大小小的飞禽栖息,或停留在几处滩涂芦苇上、或三两成群在湖面上游弋,天空中不时飞过小型鸟群,站在岸边能清晰地听到各种鸟鸣与扇动翅膀的扑哧声,这里俨然成了候鸟的主要栖息地。
“我们刚才还在说,八里湖生态环境还真是不错,引来这么多小鸟在这里开会呢。”几名前来游玩的市民对记者开起了玩笑。市民们一边游玩,一边欣赏着成群的候鸟,这些在湖面上悠闲栖息的候鸟,已然成为八里湖畔博物馆、抗洪纪念碑之外,吸引市民游玩的一个“生态”景点。
飞禽确为越冬候鸟,多为省级保护动物
这些飞禽是不是前来越冬的候鸟呢?带着这些疑问和相关照片,记者来到了市林业局。“从这些照片里看,大型的白色飞禽是苍鹭,这张则是豆雁和斑嘴鸭,这个小一点的应该是针尾鸭。”经过比对,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最终确认,在八里湖市博物馆附近水域栖息的飞禽中,有不少都是越冬的候鸟,且大多属于省级保护动物。
“这些候鸟一般生活在浅水区,可能是因为湖中有人养鱼,令附近水域食物相对充足,且由于相对封闭、远离岸边无人骚扰,所以才为这些候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栖息地。”同时,野保站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候鸟等野生动物多携带寄生虫等疾病,希望市民不要购买食用,而是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记者尹歆/文 谢文/摄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