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实时发布 燃煤为首要污染
从上周五开始,宁波市民可在市环保局和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上,实时查询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由此,宁波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发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的城市。
这份实时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包括国家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全部六项指标: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数据来自市区5个监测点位,每小时更新一次。除发布六项监测指标的实时浓度数据外,还包括一天内浓度变化趋势、当天的小时历史数据、各种污染物24小时浓度曲线图等。
到年底,宁波市实时数据发布站点将增加到8个,实现市区全覆盖。明年,宁波市将把公布范围扩大到全市18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其中余姚2个,慈溪2个,宁海2个,象山2个,奉化1个,大榭1个)。与此前的日报数据相比,每小时公布一次的实时监测数据,更加贴近市民对宁波市空气质量的实际感受。
从今年3月和省内其他6个城市同步公布PM2.5日均浓度值,到最近在全省率先发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PM2.5这种粒径小于2.5微米、直接危害人体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细颗粒物的神秘面纱正逐渐被掀开。
应读者朋友的要求,上周,帮办围绕PM2.5 的来源、危害、应对三大核心问题采访了市环保局有关专家。
PM2.5来袭
燃煤是首要污染源
去年,市环境监测中心与南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共同承担了《宁波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与防治对策研究》课题,该课题对宁波市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的来源进行定量解析,并对环境空气中的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特征分析。
专家认为,造成宁波市目前大气污染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居高不下的煤耗总量。烟尘排放中有许多无法去除的超细颗粒,是PM2.5的主要来源。同时,煤炭燃烧排放的SO2(二氧化硫)和NOx(氮氧化物)也会转化成PM10和PM2.5,并加剧区域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率居高不下。数据表明,烟尘直接排放对PM2.5的影响达14.37%。与此同时,燃煤尘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的硫酸盐对PM2.5的影响达16.93%,因此,燃煤对PM2.5污染的分担率实际达到31.3%。
二是城市扬尘。城市开发建设中产生的扬尘在低空停留,特别是细微颗粒长时间悬浮在空中,在影响大气环境的同时,也极易造成视觉污染。扬尘是宁波PM2.5第二大污染源,占20.42%。这与近几年宁波轨道交通、道路建设、城市建设等全面铺开,而扬尘管理相对滞后有关。
三是机动车排气污染。宁波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机动车排放产生的颗粒物及氮氧化物、有机物形成二次污染,成为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机动车尾气直接排放对PM2.5的影响为15.15%,但机动车在行驶中摩擦产生的扬尘及排放的氮氧化物、有机物会形成二次粒子,实际影响率在20%左右。
四是临港化工业和机动车产生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但本身具有较强毒理性,且极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和细颗粒,也会成为PM10和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