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实施"生态邹东"战略 荒山岭变"聚宝盆"
时下,占山东省邹城市总面积四分之三的东部山区青翠满目。美丽如画的风光、便利的交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休闲观光。昔日荒山岭变成了今天的聚宝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源自于该市大力实施的以建设山青水秀、增收富民为目标的“生态邹东”战略。
优化生态环境赚人气。邹城市大力优化邹东山区生态环境,实施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完成了田黄的拐子河、看庄的富楼河的治理,建设拦水坝600多个,新建和维修山区道路500多公里;山区土地复垦、改良达到山区总面积的40%;加快封山育林、荒山绿化,先后组建造林专业队50多支,高标准完成造林3.2万亩,其中雨季造林2万亩;积极实施“清洁家园”工程,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卫生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等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了城乡客运101路,运营总里程60公里,覆盖农村人口近20万人,全程票价仅为1元。
搞活生态旅游提名气。该市以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为着力点,先后建成2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在高标准规范、包装5处省级公园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实施了狼舞山风景区开发。近年来,依托国家“AAAA”级旅游区——峄山,规划建设了峄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和休闲度假区,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峄山湖改造和环山路建设,项目区规划建设的万亩桃园也初具规模,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一个大型生态旅游观光景区。截至目前,邹城市共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1个,农业观光采摘园25个,休闲农庄20个,农家乐园108个,规模以上的休闲旅游农业园区18个,休闲旅游农业资产总额111560万元,增加农民收入15842.2万元。
抓好生态经济聚财气。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加快了食用菌、优质瓜菜、优质大花生、优质淡水鱼等特色种养基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产业镇不断涌现。截至目前,邹东山区先后建成10万亩高效种植基地、20万亩优质出口大花生基地、3万亩大樱桃基地等一批特色种植基地,发展各类经济林21.5万亩。培植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度进行农业招商引资,发展壮大了一批与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基地相配套的、辐射带动力强的规模农业龙头企业,新培植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济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累计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0个,绿色食品认证13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三产服务业发展迅速。围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现已建设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和新建50个农家店,先后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56个,发展专业合作社30个,带动了12万多农户,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张夏 房亚东)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