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浙江 >> 正文

浙江: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转型升级

Eedu.org.cn 作者:黄平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8
  6月的浙江,“生态”二字特别引人关注。

  6月初,以“迈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浙江生态省建设成就展开幕,历时半个月,吸引观众数十万。

  6月中旬,浙江省委多次召集专题座谈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任务、举措,特别是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集思广益,倾听各方面意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省委书记赵洪祝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步部署、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具有浙江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新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有数据显示,浙江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人均GDP从6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重要阶段。

  在生态建设上,浙江相继开展了建设“绿色浙江”和生态省建设试点。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进一步加大了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的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阶段性目标,为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

  赵洪祝在接受采访时说,浙江是经济发达省份,但仅仅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并不代表已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洁、食品安全的良好生态环境,并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资源,同样十分重要。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才能推动全省发展理念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性跨越。他认为,生态文明是以先进生产力为物质依托的文明形态,地区之间的竞争,未来的差距在于生态文明。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文明不仅“体现了结果”,更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举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完善浙江“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的新部署。省长吕祖善也强调,生态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历史性任务,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巩固成果,完善机制,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据记者了解,自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省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浙江实际,提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认真谋划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在经济建设方面,研究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在政治建设方面,进一步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文化大省”、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社会建设方面,研究部署全面改善民生工作。

  面对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省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决定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发展的层次、水平,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新路径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难以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协调经济利益。

  地处浙南山区的丽水,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也是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面对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的取舍,丽水痛下决心:宁要山间一抹绿色,不要工业遍地开花。然而,环境保护并不是不要发展工业,关键是要解决好两大问题。

  一是“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按照主体功能区域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丽水市不惜放弃眼前利益,不符合生态的项目坚决不上,迄今已否决了232个不符合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项目,重点发展低碳、环保、具有前沿科技特性的生态工业。

  二是“在哪里发展工业”。丽水选择集聚发展工业项目。在丽水经济开发区,记者看到有一块3平方公里的特殊地块————景宁民族工业园,专门用于发展景宁工业,既保护了景宁的好环境,又提升了景宁的经济实力。

  在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之间,他们找到了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日前,英国麦德林国际碳基金公司传来订单,以每吨8.5欧元的价格,购买景宁一批小水电站5年的每年17.7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25个小水电站被打包成5个“捆绑项目包”申报清洁发展合作机制(CDM)项目,通过了6部委的联合审查,并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协调组织的现场核查。

  这对“水电之乡”景宁而言无疑是一个机遇。据调查,当地有80个小水电站可分3批“捆绑打包”,总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在50万吨左右,按目前第一批项目商定的每吨8.5欧元的价格计算,净收益每年可达400万欧元左右。

  景宁之举意味着生态优势向生态资本转变开始破题。这个转变破题的并不仅仅是青山、绿水。

  记者在遂昌县采访时发现,当地有两样著名的农产品:每公斤100元的生态米和每公斤160元的土鸡。相关数据表明,这种生态米胚膜、胚芽中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矿物质含量要比普通大米高出很多。

  优良的品质,来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养殖模式。遂昌县黄泥岭村的原生态土鸡价格从每公斤80元涨到每公斤160元,并成功进入上海、杭州等地的高端市场。

  如今,“原生态农产品”已经成了遂昌县的区域品牌,重点培育八大原生态农产品。

  “品质生活从原生态开始。”遂昌县委书记葛学斌说,我们要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原生态精品农业。

  事实上,实现转型升级在浙江已不是个案。竹乡安吉,原先是浙北的一个山区小县,如今不仅成为环境一流的生态县,更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实力县,连续三年财政增幅走在浙江前列,2009年财政收入增幅居全省榜首,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26元,高出浙江平均数1319元。

  安吉的绿色发展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安吉县委书记唐中祥的回答是:从追求财富变成了追求幸福。他告诉记者,坐拥青山绿水,如何让全县187个山村变成187幅图画,成为都市游客的“休闲高地”,安吉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把整个县域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连接。

  从2008年开始,安吉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和1亿元“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资金,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确保补助资金占总投入的50%以上;对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考核评定为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5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生态公益林建设、饮用水源保护、村庄环境整治、矿山复绿、企业清洁生产等方面,也安排了相应的补助资金。

  3亿元的以奖代补资金拉动了安吉县1827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引来社会资金23亿元的投入。到2009年底,安吉县累计命名精品村60个,重点村29个,特色村2个,覆盖面达49%;累计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创建市县级生态村108个,省市全面小康示范村44个,村庄环境整治农村人口受益率83.8%,描绘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新景。

  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实践,充分体现了“贫穷不是生态”的创建理念。

  生态建设新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贵在观念超前,更要体制创新。

  记者注意到,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正在变革,GDP在浙江逐渐变轻变绿。湖州市最早在全市范围内完全取消以GDP为中心的考核。

  2008年,有“中国生态第一县”之称的庆元县,率先调整考核指挥棒,取消了东部13个乡镇在工业生产、工业税收和招商引资方面的考核指标,取而代之的是考核生态保护和生态高效农业。仅生态林业方面的考核分值,就由原来50分增加到100分。

  该县江根乡党委书记柳林飞告诉记者,调整政绩考核指标两年来,仅封山育林的面积就增加了1.5万亩,每户村民每年都有一笔生态补偿金。乡里的高山花叶菜种植面积从原来的2800亩扩大到4600亩,每亩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

  如今,丽水市过半的乡镇都已实施新的干部考核指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迅猛。像山地蔬菜,全市就有近38万亩,其中高山蔬菜14万亩,去年新增了2万多亩。

  在政绩考核指标调整的同时,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机制也在悄然改变。

  在太湖之滨的长兴县记者了解到,当地一家企业为了实现清洁生产,车间造价每平方米近4000元,比商品房造价还要高。

  “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县委书记刘国富说,长兴是全国有名的蓄电池生产基地,产值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前几年就是因为环保不过关,成了“重点监管区”。痛定思痛,长兴的电池企业改变了投入机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仅天能公司一家,近年来用于购置环保设备的资金就超亿元,“做电池就像做饼干一样”。

  伴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人们对制度安排也更为期待。

  浙江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仅2006年至2009年,省财政投入生态环保的专项资金就达133.21亿元。从2008年起,浙江调整了省对市县的财政体制,通过体制内利益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度省财政共兑现分类分档激励奖补金额、市县营业税增收上交返还奖励政策、省级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增收奖励政策50.12亿元、11.94亿元、1.71亿元。

  与此同时,浙江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建立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保障和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浙江已出台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县和海岛县的补助,让欠发达市、县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享受到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2006年至2009年,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县(除宁波外)共转移支付770亿元,省财政共安排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26亿元,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65亿元。

  据悉,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机制,浙江将继续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的保障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的持续发展水平,拓宽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的资金渠道。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手段,把稀缺的环境容量资源真正配置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行业和项目上。(记者 黄 平)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