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生态产业大行其道 绿色农业崛起新型工业抢眼
本报东营讯 4月13日,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澳亚现代牧业示范园区内,上千头黑白花的奶牛正在悠闲吃草。仙河澳亚现代牧场是亚洲单体设计最大的牧场,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90%,全部建成后,可年产鲜奶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同时,该项目还带动了总投资1000万元的鲜奶加工项目,可日产鲜奶30吨,安置就业人员120人,实现年销售额8000万元。
像澳亚奶牛一样,河口区通过实施招商引进的现代绿色农业项目还有晨阳菌业、山东正邦等农业龙头企业。到目前,总投资4.2亿元建设的年产5万吨珍稀食用菌项目正快速发展,一期万吨蟹味菇和白玉菇投入生产后,年生产能力达2万吨,产值3亿元。依托当地资源特色,河口区近年来分别构建起东部畜禽养殖、北部海洋渔业、西部特色果蔬、城郊休闲观光等四大版块,重点建设了博丰农庄、黄河方舟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处。严把产品质量关,开展了质量安全、高毒农药等专项整治,新建河宁市场、三千户等两家放心粮油食品店,建成500个“小康仓”,有62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黄河口文蛤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无公害农业品55个,三品基地面积25万亩,地理标志认证面积28万亩,60%以上的龙头企业完成商标注册,培育黄河口冬枣、黄河口海参、黄河口文蛤等知名品牌10余个。
与生机勃勃的绿色农业相比,新型工业更为抢眼。以石油装备、海洋装备、汽车零部件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壮大,晨宇铝合金车轮、金瑞钢管、华堃海洋钻采设备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海螺新型节能型材、戴瑞克新材料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国华、华能等风电项目陆续并网发电,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34.5万千瓦。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双双跃上700亿元台阶,实现增加值106.2亿元。为提升工业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该区启动“政企校”合作模式,依托黄河口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创新源动力。全省唯一的石油助剂及轻烃产品检验中心在河口区建成投用,金岛实业院士工作站等3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获批成立。目前,该区已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牵线搭桥、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3家,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6%。
生态产业、绿色产业的快速兴起,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去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94.62亿元,同比增长17.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增长23.6%;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1亿元,增长2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17元,分别增长13.2%和15.6%。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发展生态产业的两条途径 以生态产业链做强主业 生态携产业齐飞 民生伴幸福同行 张家界市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做大做强大鲵产业 东营 生态产业支撑永续发展 乌拉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德州:生态美市助力幸福德州 生态产业:构筑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石 以生态产业为引领 与国际接轨 发展高效生态产业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保护中筑起生态产业之路 缤纷世园迸发无限商机生态浐灞绽放青春活力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