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上海 >> 正文

上海:1万只大闸蟹放流长江口 生态系统逐渐修复

Eedu.org.cn 作者:陆文军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27

    新华网上海2月27日电(记者陆文军)26日早晨,1万只中华绒螯蟹(大闸蟹)被放流长江口。专家称连续不断的放流活动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修复,而且原先长江口盛产的大闸蟹等水产种群也将不断扩大。

    26日早晨,装满各种鲜活长江水产品的卡车开上了渡船。渡船行驶到长江口核心水域后,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安排下,在长江口的新浏河沙、九段沙等选择的水域,共放流了长吻鮠2万尾、中华绒螯蟹1万只、底栖生物(螺蛳、河蚌等)20吨。

    长江口是一个历经数千年发育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生物资源极具丰富性、多样性。但近几十年来,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人为干扰使近海生物资源量显著下降,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目前上海已启动了系统的生态修复方案,这片大自然的净土正在逐步回复往日的生机。

    中国水运最大工程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开建以来,采取了各种科学手段最大程度保护自然生态。与此同时,为了弥补工程可能给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承担并资助了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从2001年起,已先后六次在长江口进行了放流活动,中华鲟放流超过3000尾,底栖生物放流超过300万只,中华绒螯蟹已超过2.5万只,重要经济鱼类试验性增殖放流39万尾。

    负责本次放流项目的水产专家、东海水产研究所教授陈亚瞿说,通过连续不断的水生物放流,长江口水生生态正在修复,大闸蟹等代表性水产品的产量也正在快速回升。

    他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江口年产大闸蟹上百吨,而八十年代以后,大闸蟹产量急剧下降,甚至每年产量不到1吨,野生种苗基本绝迹。但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生态修复手段运用,目前每年产量都在上升,年产量已达到15吨左右。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