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上海 >> 正文

上海立法遏制过度包装

Eedu.org.cn 作者:蔡新华 刘静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2

    为了有效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上海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限制。图为今年10月上海一家超市内的包装礼盒销售区。 绍常摄


  面对愈演愈烈的过度包装现象,上海率先摸索出一条立法之路,为我国进一步通过法律限制过度包装做出了表率。


    中国环境报记者 蔡新华 实习记者 刘静


  上海的李先生近日收到了一份礼物——一盒高档普洱茶,他数了一下,这块小小的茶饼,里里外外有4层包装:最外边是一个绳挽纸袋,里面是硬皮礼盒,装在纸袋里严丝合缝。打开盒子后,是一层黄缎子,下垫塑料泡沫固定架,上面才“仰卧”着一个裹着纸包的茶饼。他拿出茶饼,对精美的硬皮礼盒不知该如何处置——丢掉可惜,但放在家里好像也没什么大用处。


  李先生碰到的场景最普通不过了。每到逢年过节时刻,市场上总会涌现一大批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商品。

  不仅是茶叶,从酒类、保健品到食品等,凡是可以打包送人的商品,在传统“礼仪”被物化为“礼品”的今天,都渐渐成为过度包装的重灾区。


  过度包装产生的附加值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也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面有1/3都是包装性垃圾,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有一半以上都属于过度包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过度包装情况较为严重的国家,每年废弃的包装价值达4000亿元。


  上海也不例外。来自上海市容环卫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上海全年处理900万吨垃圾,总量减少5%,但无法回收的包装垃圾却在增长,已成为垃圾减量的一大源头障碍。


  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前不久,上海率先制定并提交市人大审议了《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草案)》,首次对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行为设立了惩罚性规则,明确最高罚款为5万元。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豪华包装的泛滥?该如何挽救被过度包装毁掉的资源?上海的经验能否对全国起到引导作用?记者日前在上海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试图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


  现状如何?
  
  “商品过度包装”已成垃圾减量的一大源头障碍。


  “买椟还珠”的故事人人皆知,这个故事既讽刺了喧宾夺主的卖珠者,也讽刺了舍本逐末的买椟者。如今,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类似“买椟还珠”故事一样的过度包装现象却呈愈演愈烈的趋势。


  为了对过度包装现象有一个全面了解,记者日前走访了上海市多家大中型超市,发现在精包装食品中,尤其以酒、茶叶、补健品、零食等种类为“重灾区”。


  在一家大型超市,记者看到了李先生收到的那款高档普洱茶,从里到外加上附送的一个品牌绳挽纸袋,合计4层包装。至于高档酒类则是流行以木盒装,然后附送绳挽袋,里面铺丝绸,然后才是酒瓶子,合共3层包装。


  记者发现,甚至保健品也难逃过度包装之风。


  譬如一盒包装精美的野生人参,长方形的盒子里面红色绒布上静静地躺着只有盒子1/6长度的人参,与偌大的盒子相比,看起来实在是小得可怜。


  在野生人参旁边的冬虫夏草装在一个精美的大红色正方形木盒子里,又套了一个金黄色正方形木盒子,盒子中间用一根古色古香的黄色丝带分开,只有紧靠着黄丝带的两旁放着两排冬虫夏草。记者特意看了盒子下面的标签,冬虫夏草精装8克,真是精装至极。


  另外一款品牌的燕窝,塑料包装盒中铺金色丝绸垫固定架,然后再以两个精致金色小玻璃瓶分装,看起来金碧辉煌。


  类似这样的包装在市场上屡见不鲜。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出售包装盒的数量多达数万件,材质有塑料、藤编、木质、皮质等,从常见的茶叶盒、糕点盒到独家定制版奢侈品包装礼盒,价格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据统计,现在城市生活垃圾里面有1/3都是包装性垃圾,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一半以上属于过度的豪华包装。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垃圾减量专题调研发现,全市1000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末端减量,虽然垃圾总量确实减少了,但无法回收的包装垃圾却在增长,“商品过度包装”已成为垃圾减量的一大源头障碍。


  来自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查结果表明,自2009年起连续3年对上海市生产、销售的茶叶、月饼、保健食品的计量监督专项检查显示,147家(次)企业、276批(次)商品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都是“包装空隙率”的合格率较低,茶叶、保健食品的过度包装尤为突出。


  和全国一样,过度包装在上海已是一个屡屡提起但仍未得到解决的问题。那么,究竟该如何界定过度包装?


  记者采访的一位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有关负责人指出,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层数等超过必要程度的就是过度包装。一些商品包装物属于一次性消耗物品,难以回收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加重消费者负担,又污染了环境。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包装盒越豪华,往往材料越难回收,如一盒价值数百元的月饼盒,其回收价值甚至不足1元,且材质多为非环保材质,很大程度上无法再利用。


  “在包装方面,只要下一点成本,就能收获成倍的利润,这是目前众多商家始终难以脱离奢华包装的原因。”这位负责人如此表示。


  对于限制过度包装方面,我国在几年前就制定了一些规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就明确指出:包装空隙率最大不得超过60%。除初始包装外,粮食类商品的包装必须在两层及以下,空隙率小于等于10%,饮料、酒、糕点、保健食品等其他食品的包装必须在3层及以下。


  而此前的《月饼》国家标准也有明文规定:“包装成本应不超过月饼出厂价格的25%”。但现实是,因为包装而导致月饼礼盒售价上涨的幅度,显然不止25%。


  记者了解到,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这些规范只是从技术上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是合理包装”的解释性准则,却没有对“如果过度包装会受怎样的惩罚”做相应的规定。这也是过度包装现象难以得到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