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上海 >> 正文

上海投放200吨贝壳修复7.5平方公里海底生态

Eedu.org.cn 作者:李欣    资讯来源:新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13

上海投放5000万只贝壳修复7.5平方公里海底生态

  从现在起连续一个月将有累计超过200吨、近5000万只贝壳向上海近岸7.5平方公里海域内投放。记者今日(9日)从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获悉,这是上海首次实施规模性贝类投放,旨在修复海底生态系统,恢复海底生物多样性。

  “此次投放,我们选择的区域是航道、码头、锚区以外适合贝类生态修复的海域。”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主任凌宝忠告诉记者,这次选择投放的贝类为修复区主导底栖生物四角蛤蜊和焦河蓝蛤,并按1:1比例混合,“此次海洋生态修复是在已成功投放脊尾白虾基础上进行。”凌宝忠透露,计划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将连续投放四角蛤蜊逾2300万只,投放蓝蛤逾2200万只,并栽培坛紫菜等海藻面积近万平米。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规模性投放贝类前,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已经对贝类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论证。

  “投放的贝类必须是活性良好、无残缺损伤、存活率高、符合规格的,并要在海里均匀播散。”投放项目负责人韩杰则告诉记者,在本次投放前,上海已经开展了贝类、虾类和海藻等放流、栽培和跟踪监测工作,“上海海域环境受长江径流、钱塘江径流、苏北沿岸流和沿岸排水的共同影响,近海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环境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恶化。”也因此,今年年初已经在上海海域投放了250万尾抱卵脊尾白虾,“跟踪监测显示,这次投放显著修复了海域白虾的密度,并已成功产出子二代,海里小虾数量比往年同期有所增加。”

  据透露,在本次规模性投放贝类以恢复上海近岸海域原优势种群、提高生物多样性后,今年9-10月,本市还将建立大型不育海藻生态修复示范区,选择耐低盐度和低光照的大型海藻-坛紫菜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多途径联合修复海洋生态。(记者 李欣)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