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甘肃 >> 正文

关注哥本哈根 关注气候变化中的甘肃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1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女孩肖欣把甘肃的故事讲给了哥本哈根。肖欣,南开大学政治哲学硕士,主修环境政治,长期关注气候变化议题。今年11月底,肖欣一行去了甘肃,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因公益活动而来到这片土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不仅是来感受当地的贫困状况,更多是寻求这种贫穷背后的气候原因。

  在甘肃,肖欣直观而又深刻地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给当地人带来的贫穷。肖欣说,“说起来,他们对气候恶化‘贡献最少’,但却又受其害最深。我们到了当地一个叫香泉的小镇,之所以叫香泉,就因为这里地下水非常丰沛,二三十年前,随便在地上挖一个坑都能有水渗出来。但是现在,随着环境的恶化,地下水已经枯竭了,打几十米深也见不到水,当地人的饮水都成了问题。常年的干旱更是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生长,那里的玉米都长不大,庄稼不丰产,当地人也就没有了收入,生活就陷入恶性循环。”

  12月4日,带着在甘肃收获的“沉甸甸的行李”,肖欣到达了哥本哈根,“我的最大使命就是把甘肃当地人的经历讲给哥本哈根听,用这些真实的故事,去给冷冰冰的碳排放数字加加温。”

  在当地时间15日下午,在这次会议上,作为中国青年代表的肖欣把秦宝叶(甘肃农民)送给她的玉米,把甘肃故事和中国声音,传达给与会的大人物们。她告诉大家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是中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它以干旱和愈加频发的自然灾害闻名。9月本该是收获的季节,但在那里看到的却是枯萎在田里的庄稼。当地村民秦宝叶告诉她,今年7月,就在久旱之后,突然来了一场冰雹,秦宝叶的玉米地几乎颗粒无收,仅存的一些也是这个样子。说到这里,肖欣举起了来自甘肃的“玉米物证”!

  在台下很多人的眼中读到了惊讶和震撼!台下的大人物就有联合国高级人权官员约翰·霍姆斯、红十字会秘书长贝克莱·格勒特、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执行总干事约塞特·施林等。

  气候变化影响到甘肃什么?

  2009年,省政协调研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我省属于比较典型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干旱、冰雹、沙尘暴、局部暴雨等气象灾害频发。全省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8.5%,高于全国平均值18.5个百分点。干旱冰雹灾害又是气象灾害之首,全省年均降水量为300毫米,是全国平均降水量的47%,各地农作物受旱几乎每年都发生,损失惨重。祁连山雪线上移,有的专家预言,按照现在的速度,50年后河西走廊的绿洲将不复存在。仅2008年,庆阳等六个市(州)44个县出现冰雹灾害,受灾面积超过1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而一次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的就达19次之多。

  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暖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西几大河流水量减少,民勤绿洲退缩,甘南草场退化,设施农业受损,粮食、果树、中草药、马铃薯等作物被砸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趋严重。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更关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问题。

  我省以下现象就是一定程度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所造成的。

  【祁连山冰川将消失】

  祁连山冰川冰雪融化成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是甘肃河西走廊绿洲的水源基础,是维系河西500万人民生存的命脉所在。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急剧萎缩,祁连山冰川融水已经比上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据甘肃省气象局的气象专家们介绍,气温升高导致祁连山雪线上升,冰川和积雪面积缩减。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米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米至22.5米。预计祁连山雪线会继续升高,将由2000年的4400米至5100米上升到4900米至5600米。冰川冰面将继续减薄,冰川的萎缩态势也将继续。预计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将在2050年前基本消失,较大的冰川也只有部分可以勉强支持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

  【民勤绿洲退化】

  在甘肃省气象局和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向省委、省政府提交的《对民勤绿洲退化问题的探讨》分析报告中,记者看到这样的结论: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的退化发生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长期影响的结果,也是典型的环境蠕变问题,三大沙漠东、西、北三面挤压、蚕食,导致民勤绿洲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果这三大沙漠连成一片,加上长驱直入的河西走廊“狭管风”,不仅民勤绿洲不保,荒漠化还会危及武威、金昌,拦腰斩断河西走廊,甚至对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甘南草场退化】

  甘南州科技局2007年9月即发布的消息:近年来,受自然、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甘南州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恶化,全州近90%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退化面积2040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50%,重度退化面积1220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2%。草地的大面积退化,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水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加剧等现象,对全州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甘南州草地退化、沙化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因素使得干旱加剧,它与鼠虫害、草地超载过牧、大量垦植等原因并同存在。

  【河西走廊生态恶化】

  河西走廊生态的恶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人为因素,另一个是气候变化。甘肃省气象局的最新资料表明,近50年来,河西地区气温平均上升了1.4℃,幅度远高于北半球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气温升高还意味着蒸发加大,干旱化趋势加剧。这又进一步导致河西地区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由东至西,河西走廊境内分别是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甘肃省气象局的最新资料表明,跟十年前相比,三大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植被覆盖度和永久性雪盖面积的减少,部分地区生态问题激化。

  近10年来,疏勒河流域的肃北南部、马鬃山、阿克塞等地出现了大面积的植被退化,瓜州的部分绿洲出现退化。黑河流域植被覆盖面积虽然在增加,但植被覆盖类型在退化,特别在祁连山周遍的山区,如民乐、山丹等地,有大片适中植被向稀疏植被退化。

  石羊河流域的张掖市山丹县、金昌市的永昌县、武威市凉州区,以及民勤县的绝大部分地方出现了明显的植被退化。其中,总植被面积1997年为1.95万平方千米,到了2006年仅存0.51万平方千米。从占流域总面积的百分比看,1997年为48%,到了2006年为12%,9年中这一比例下降了4倍。

  【农业负面影响大于正面】

  《地理科学发展》收录应用甘肃省63个地面测站1961年-2003年气温资料,对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0℃活动积温和<0℃负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年-2003年比1961年-1986年的平均值明显增高。甘肃省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喜温作物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向北扩展,对牧区牲畜越冬度春有利,但由于水资源不足,气候变暖对甘肃农业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今年年初,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发布《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中,已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其中以我省临夏州永靖县为背景案例分析道:永靖县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加重,目前农业生产是在干旱缺水的背景下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永靖县的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重大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多,连年的干旱使当地群众仅有的余粮和积蓄消耗殆尽。所以一遇干旱灾害就发生缺粮缺钱,本就窘困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更加严重的影响,这也是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还会对我省的生态、农业、经济、社会引起等等的影响!

  关注“哥本哈根”我们能做什么?

  总理温家宝18日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

  温家宝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中方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国家环保部李干杰副部长向中外媒体介绍说,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两者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其控制手段也有一定的一致性,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两者协同控制的主要渠道。环保部联合一些国外研究机构进行的研究表明,以二氧化硫为主的污染物减排对温室气体减排有明显协同作用。

  李干杰说,污染物减排将显著带动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如果“十一五”计划中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实现,将带动中国少排二氧化碳约2.5亿吨。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效益系数为1∶38左右,也就是说,减排一吨二氧化硫,就可以带动38吨二氧化碳减排。“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减少10%,也就是要减少670万吨,按照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效益系数测算,相当于带动约2.5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

  李干杰指出,目前中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6.61%和8.95%。2009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又分别比2008年同期下降2.46%和5.4%,这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的污染物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讲,节能减排需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共同努力。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