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湿地污染日益加重 生态功能呈下降趋势
中新网兰州6月29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29日从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获悉,目前,甘肃境内各类湿地污染日益加重,湿地生态功能呈下降趋势。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部分湿地已成为工农业、生活废水和废渣的承泄区。
该局近期完成的《甘肃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显示,随着甘肃工农业迅猛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张,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料、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被排入湿地。这些有害污染物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也受其影响,使水质变坏、寄生虫滋生,疫病流行,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依赖江河、湖泊供水的城市受到危害的程度更为突出。
调查结果表明,湿地景观严重丧失使生物多样性衰退及污染日益加重,这导致湿地生态功能下降与湿地资源受损。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由于湿地被大量开发而改变和破坏,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特别是珍稀生物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和灭绝。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十年来,甘肃湿地物种几乎减少了一半,久负盛名的黄河鲤鱼如今已很难见上一面。
《报告》称,甘肃湿地生态系统因物种多样性减少而趋向简化,不仅自我调节能力被削弱,且稳定性和有序性降低。作为甘肃湿地重要类型分布区和物种多样性富集区,江、河和湖泊的生物多样性在近几十年严重受损。另外,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湿地油田开发,高强度的水产捕捞和高密度、单一品种的水产养殖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带来破坏和威胁。不少地区受多种影响因素共存,产生复合作用,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更为严重。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退化生态功能渐趋恢复 洪湖生态功能或将下降 全面停止主伐 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林业局副局长印红:我国湿地生态功能继续退化 怎样建设真正的绿道? 澳门两部门合作保育红树林 改良湿地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退化 我国计划在大小兴安岭尽快停止主伐 厦门模式探索发展新路 森林生态功能岂能用金钱衡量 中国最大林区:10万人将为恢复生态功能移居 局部治理总体恶化 我国森林质量低下影响生态功能 50位中德专家话“湿地”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