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甘肃 >> 正文

甘肃定西药农“生态种植”治穷又治污

Eedu.org.cn 作者:张文静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7

  新华网兰州12月17日电(记者张文静)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双泉乡胡家门村村民李小菊家里的中药材今年大丰收。她家种了2.3亩黄芩,亩产鲜货460多公斤,每亩毛收入4500多元,比往年每亩多挣800元左右。

  李小菊家里药材丰收的原因除了天时地利,更多的是“人为”--位于陇西县城的一家药企提供的科学种植法。除了李小菊,当地还有几百亩中药材都采用这家药企的种植方法。

  记者了解到,这家名为甘肃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为了保障和提高药品质量与安全性而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在双泉乡示范种植药源基地。

  公司副总经理李向群说:“我们为每个基地都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并邀请县农技中心包乡蹲点技术员一名,为药材种植户全程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从选地、整地、施肥、选苗、移栽、密度、除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此外,他们还为药农免费发放有机肥,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环境污染,并避免盲目种植对土壤肥力的破坏。

  甘肃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陇西及周边地区每年均有10万亩的规范化中药材药源基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当地农民使用的基本都是该企业的“生态种植”标准。除了派技术员为农民提供田间指导外,这家公司还经常组织中药材科学种植培训班,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用技术,把这种规范化的“生态种植”理念“植入”农民心中。

  “以前施肥,肥料施多少总拿捏不好,有了技术员的指导,施肥就有准了,也不乱打农药了。”陇西首阳镇菜子坪村村民李明刚说。

  陇西是甘肃经济欠发达的一个贫困地区,但其因为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而享有“天下药仓”、“西部药都”的美称,其境内已普查到的中药材品种有310种,年中药材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年产量5万吨。

  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使陇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以传统中药切片、中间物提取和制药为主的规模较大的中药材加工企业。然而,中药材提取后还会产生大量的药渣,传统处理方式是掩埋或焚烧药渣,这样会产生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如今,药企也开始采用新技术,将药渣制成不同用途的专用有机肥,如中药材专用肥等。“我们再把这些肥料投放到农户的药材大田或药源基地去,循环利用,很环保。”李向群说,另一方面,药渣经过加工,还可成为牛羊的“口粮”。

  如今,这些企业家家都有药源基地,走着“生态种植”的路子,在帮助药农和企业告别了以往药材种植滥用化肥农药导致环境污染的低水平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实践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记者了解到,陇西正踏着“生态种植”的“高速路”快速前进。生态种植这种高利用、高清洁、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帮助着越来越多的药农增收致富,并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望添砖添瓦。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