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甘肃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个决策纬度

Eedu.org.cn 作者:李含琳    资讯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但是,就目前能够看到的研究成果而言,多数观点集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政府投资、国家项目、社会理念和消费方式上。客观地说,这些研究思路和观点对于形成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格局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很明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实证性和操作性的成果还是比较少。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进程,就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生态环境如此先进高效,是需要满足多种条件的:一是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化阶段的长期考验,生态文明是工业化进程的结果,不是起因;二是综合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高和对生态投入的基础保证,经济实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三是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紧密结合,生态和发展都需要产业化;四是建立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产——生活低碳化双重发展机制;五是低增长与高环境质量的相得益彰;六是生态空间与生产力布局的双向互补。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中的生态含量明显提升。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综合经济实力提升结合起来,实际上是要强调二者发展的相互约束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些关系包括:经济发展对于各种要素的利用是高效的,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和生态成本比较低;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能够降到最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度比较高;治理环境污染物的成本比较低,消耗的经济能量比较少;必须坚持经济优先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越来越雄厚的投入保障;评价发展和政府业绩的指标体系需要调整,增加生态和环境指标的内容,甚至可以使用绿色GDP的考核体系。

  二是加快振兴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西方发达国家历来在经济发展中都比较重视生态保护问题,而不是自提出绿色GDP概念之后。现在有不少地方政府提出了一些比较极端的战略概念,比如“生态立市”、“生态强市”、“生态强州”、“生态大市”等。从一般理论上来追究,独立的“生态”怎么能够“立市”和“强市”呢?生态必须与经济、与产业、与技术、与产品、甚至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立市和强市的目的。也就是说,生态必须产业化或者市场化,必须在生态产品、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甚至生态市场的基础上才能够由于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得到实体经济的认可和投入,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积极参与。

  三是必须实施大规模易地扶贫开发项目。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的贫困人口居住和生活在生态环境的敏感地域,如高山、河谷、地震带、水源涵养区、森林涵养区、流域脆弱区等。因此,不仅造成生态问题,而且造成贫困问题。在国家的14个分类连片特困区中,大多数都存在空间移民的需要。又由于属于这类情况的人口比较多,居住又比较集中在高海拔、高寒、阴湿、干旱和半干旱的地方,所以小规模实施易地搬迁不起多大作用,必须实施国家级的大型易地搬迁项目,包括生态移民、易地搬迁、灾害移民等。有把易地搬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内容之一,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支持范围,同时注意移民过程中的生态保护。

  四是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化的多途径实现方式。目前,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现在主要有两个现实难题。一方面是实现方式的难度比较大。比如,农村低碳条件较好,城市低碳困难多;城市越大交通越要现代化,楼房越高耗能越多,私家车越多交通效率越低;学习和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又带来了许多不理想的生活结果。另一方面是政策之间有矛盾。比如,能源公司欢迎耗能大户,而多数低碳方式又没有对应补贴;农业工程用水实行国家财政补助,而节水技术和措施又没有对应的补贴政策;城市用水和用电的阶梯价格难以出台等。所以,要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低碳化,必须首先在相关政策上实行改革和调整,将与低碳密切相关的经济政策下决心进行调整,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五是形成高效率资源和能源节约机制。高效率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必须解决好四方面重大问题:一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上一定要牢固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既要有经济增长目标,也要有低碳发展目标;二是对于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工业或者产业的发展必须实行限制政策,可以限量规划、建设和生产,也可以通过扩大进口来解决;三是对于符合低碳要求的项目、技术、产品、产业、甚至是经济活动实行补贴政策,没有政策优惠就没有低碳动力;四是将低碳发展的所有项目都列入循环经济的发展内容,在国家级和地方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示范区建设中一定要把低碳要求与循环发展统一起来进行,进行低碳和循环双控制。

  六是城市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优化。客观地说,对现代国家和现代城乡关系而言,能否按照低碳的要求规划与建设,重点明显在城市而不是在农村。同时,对传统的工业“三废”问题的解决和资源化利用,也不能一味地要求企业或者公司单个去做,这样成本太高。所以,对于我国未来低碳发展在总体战略和空间布局上需要明确:首先是低碳发展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战略,但重点是国家;其次是中等以上城市在长期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低碳问题,引导和培育一批专门经营工业“三废”的资源化企业,用公司做环境与企业之间的中介;再次是城市长期规划必须选择功能分工原理,分别规划和建设消费区与作业区,在作业区中集中建设规模化的污染物处理机构;最后是污染物的处理和废物再利用都要走聚集发展道路,都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教授)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