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场力量建生态城市
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先污染后治理似乎是我们难以跳过的坎。谁都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发展经济,但无论中国还是世界的现代化,都付出了昂贵的环境成本。人们都有积极建设生态城市的意愿,但如何建设依然需要进一步思考。
生态城市必须要可复制、可推广,因此更需要市场来推动,而不是政府主导。自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后,不少城市提出“生态城市”的理念,但很多都属于生态城市泡沫。有些地方政府为政绩打造样板,建设的“生态城市”往往是形象工程,没有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现在国家鼓励简政放权,就是希望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城镇化和生态城市建设,而政府要扮演的是引导的角色。
第一个引导,政府要大力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等财税改革,从制度层面支持生态城市建设。
第二个引导,是平衡地区发展,对落后地区的生态发展进行合理补偿。
同时,还应考虑大城市的人口集聚,在城市布局时要和人口同步。事实上,当人口大量聚集在大城市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态发展。我在调研中曾了解到,一户人家生活在山区里对生态的破坏非常惊人,因为他们要砍柴生火,采集山货。这时他们进入大城市生活反而是一种生态行为。从这点来看,城市承载更多人口将让整个国家更加生态。另外,未来的城镇化中会有很多农民进入城市,有些可能会在楼里养鸡、养鸭,怎样融合这些农民,如何接纳更多低收入人群进入城市,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建设生态城市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二是技术。在节能低碳和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必须要有一些原创技术的贡献,也要借鉴欧洲国家的技术和经验。但最关键的仍是要有一个宽松的土壤和氛围,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多作用。
(摘自2013年9月26日《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生态城市看着绿远远不够 大连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绩 40国环保精英聚集天津 分享生态城市建设新思路 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论坛15日开幕 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发布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 扬州入围全球网民推荐中国生态城市20强 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发布 国外的森林型生态城市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植树造林给力“生态城市”建设 科学绿化先行 生态城市可期 天津启动七大工程打造生态城市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