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宁夏与荒漠化赛跑
“十一五”,中央对宁夏的林业投资,与“十五”相比增加了20亿元;累计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近500万亩,林业建设大发展带动生态面貌大改变
“十二五”,宁夏将在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上继续发力,规划新增造林面积1125万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
宁夏森林资源卫星影像图“有效期”很短。
10月21日,宁夏林业调查规划院新鲜出炉的卫星影像图显示,在全国沙漠化程度加快的背景下,宁夏止跌回升:不可一世的腾格里等三片沙带呈现出大片绿色。与2009年相比,今年全区造林面积扩张100多万亩。
这意味着,去年问世的“图”又“过时”了。
“十一五”,偏居西北一隅的宁夏,生态建设翻天覆地变化浓缩在一张张不断更新的卫星影像图上。然而,“图”的追新,怎追得上塞上儿女绿化山川前进的脚步?
今我宁夏,已成为中国防沙治沙的典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成功应对气候变化的窗口。
治理与沙化赛跑,宁夏初战告捷
据自治区林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中央对宁夏的林业投资较“十五”期间增加20亿。全区共完成营造林600多万亩;人均退耕还林面积位列全国第一。林业建设大发展带动生态面貌大改变,宁夏生态状况进入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新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5年间,全区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近500万亩,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沙漠化逆转;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每年减少向黄河输沙4000万吨。宁夏的治沙模式、理念和成效成为全国治沙防沙样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名列全国第二。林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27亿元,激增至2009年的90亿元,今年有望超过100亿元。
在年蒸发量远高于降雨量的宁夏;在西、北、东三面环沙的宁夏,这些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
手捧着“十一五”宁夏生态建设亮出的绿色成绩单,感受从中传递的春天气息,让人心底里不禁追问一句:“数字的背后,蕴涵着怎样的和谐发展观?”
抓好一处“眼”,做活满盘棋
自治区林业局局长王德林介绍,尽管享有“塞上江南”美誉,宁夏却是我国土地沙化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风沙进入祖国腹地和京、津地区的咽喉要道。全区的沙漠化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生态安全,而且影响着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生态安全。
抓好一处“眼”,做活满盘棋。在防治荒漠化,推进林业建设和谐发展这盘棋中,关键的“棋眼”在哪?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牢固树立“抓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再造一个“生态宁夏”。
宁夏多栽一棵树,北京少落一粒沙。
这就是走好生态和谐大棋的全局之“眼”。
切实贯彻,扎实推进。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被写入自治区党委工作要点和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自治区决定在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黄河金岸生态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同时,用5年时间在全区由北向南依次构建四条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六个百万亩生态防护体系项目,全力建设好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确保生态建设持久高效。
为使蓝图尽快变为现实,宁夏林业部门积极争取国内外资金支持。“十一五”,中央对宁夏的林业投资达到50亿元;外资的投入超过3亿元。
此外,为吸引社会力量征战“沙海”,自治区通过政策机制引导,形成治沙主体多元化。并启动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区集体林地已完成确权的面积近800万亩,占总面积的40%;31万农户拿到林权证。林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务实努力,“十二五”征程更值期待
宁夏人在防沙治沙中的务实努力,赢得治理与沙化赛跑的初战告捷,获得国际认可。
2008年1月,联合国在北京召开“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宁夏代表中国发言。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说,宁夏防沙治沙的成功模式对其他国家来讲,具有借鉴和指导性。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宁夏的经验再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2010年5月,在沙祖康的介绍下,宁夏林业部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达成共识,在宁夏合办全球首家防沙治沙大学,为世界培养防沙治沙人才。宁夏防沙治沙与开发沙产业的宝贵经验还被写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0年绿色经济报告中的沙漠化防治成本效益一章。
胸怀绿色使命,千军万马同绘生态新画卷,共谱绿色华章。“十一五”以来,宁夏用行动铺就满目葱茏,用行动获得国际话语权,在应对气候变暖、荒漠化防治的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百舸争流,勇者当先。“辉煌‘十一五’振奋人心,‘十二五’的征程更值期待。”宁夏林业专家平学智如是说。
据悉,“十二五”期间,宁夏将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建设“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工程项目为重点,以建成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目标,努力建设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结构稳定的生态林业体系和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林业产业体系。围绕这一发展蓝图,宁夏规划:
——“十二五”新增造林面积1125万亩,力争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0%;在南部山区构建大六盘水源涵养生态体系和黄土丘陵区水保林生态体系;在中部干旱带构建防风固沙林体系;在引黄灌区建设高标准平原绿化体系;在城镇构建集绿化美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绿色景观体系。
——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特色经济林、种苗花卉、森林旅游和速生丰产林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区实现林业总产值达150亿元。加强野生动植物、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这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未来五年,通过扩张有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生产有机葡萄酒,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宁夏葡萄酒产业守着“金土地”却无缘“金砖”的局面将画上句号。
蓝图绘就待作为,目标催人更奋进。放眼未来,宁夏在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中,向世界亮出新精彩。(记者 高菲)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