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万余公顷沙地今年将全部治理完毕
过去5年间,北京沙化土地又减少了445公顷。到今年年底,北京5万多公顷的沙地将全部治理完毕。
日前公布的北京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成果显示,2009年,本市沙化土地面积比2004年减少了445公顷,约下降了4个百分点。另有2000公顷中度沙化土地通过治理,转化为轻度沙化土地。
从1994年开始,本市每5年就要对沙化土地进行一次监测,“相比过去5年下降2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这5年北京沙地的减少幅度是最大的。”市园林绿化局治沙办负责人李金海介绍。
治沙,不外乎植树种草。永定河流域昔日土地沙化严重。位于门头沟永定镇与石景山、丰台区交界处的永定大沙坑,深达42米,曾是京西最大的沙尘污染源。从2007年开始,市区政府累计投资近1亿元实施生态治理,通过大面积营造景观林,如今这里已经成了绿树成荫、风光秀美的森林公园。延庆龙庆峡荒滩,总面积1.5万亩,是多年来水土流失和洪水冲击形成的卵石滩,土层较薄,植被稀少,加之挖沙取石,土地沙化非常严重。从2002年开始到2008年,延庆县分四期对荒滩进行了综合治理,栽植油松、元宝枫、新疆杨等苗木47万株,荒滩变成了郊野公园。
监测显示,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五河十路”等一大批生态治理工程,北京5万多公顷沙化土地已经逐步被绿色覆盖。今年年底前,“沙土不露天”的目标将基本实现。
“下一步,我们要对现有的沙地绿化景观进行提升。除了种树,还要在树下种花、灌木和地被植物,做到乔灌草结合,既美化环境,又抑制扬尘的产生。”李金海介绍。
在保护首都生态环境的同时,治沙还催生了京郊的“沙产业”。利用林间空地养鸡、种菜、培育药材,近年来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据统计,截止到去年底,本市发展各种类型的林下经济1.06万公顷,带动农民就业6万户、24万人。仅去年全市新增的4000公顷林下经济,就实现产值13亿元。(记者王海燕)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中国防治荒漠化成绩明显 风沙危害逐步减轻 荒沙地育出林果生态园 让绿色成为鄂尔多斯的底色 盐池打造内外生态圈成功逼退三大明沙带 民勤绿洲以水定发展 民勤治沙人 联合国官员:防治荒漠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甘肃调水修复生态 荒漠化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发明"仿真灌木"治沙新技术 中国成功研发一项利用藻类防治荒漠化的新技术 治沙节水调结构科学治理促发展 我国成功研发荒漠藻人工结皮工程化技术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