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绿了草原富了牧民
青海新闻网讯 编者按:2007年起,我州在共和、同德、贵南三县三村开展生态畜牧业试点;2009年,我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升级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0年,全州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在共和县元者村、贵南县麻什干村、贵德县吾隆村、同德县黄河村、兴海县上游村5个村实施;2011年,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全力打造5个亮点示范区;2012年,全面启动五大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
近年来,作为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我州立足实际,大胆创新,按照示范引领、由点及面,先起步、后规范、再提升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一方面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一方面大力发展草产业、牛羊育肥、良种繁育、精深加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创新机制,树立品牌,扶持发展农牧民合作组织,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传统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转变。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改写了千百年来牧民群众往返迁徙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带动了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收入。历经几年探索,我州找到了一条生态保护和农牧业经济增长“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专业合作社在草原上遍地开花
时值高原深冬,天寒地冻。走进位于日月山下的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记者看到村口的草场上堆满了打包好的草料,牧民们骑着摩托从四面八方赶来,准备领取今年统一发放的草料,共和县科技局的工作人员忙前忙后地招呼着,冬日的阳光下,小村显得格外热闹和繁忙。
“ 2010年,我们村被列入生态畜牧业启动村建设范围,建起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民按照牛羊数量、草场和耕地面积入股,到年底统一分红。集中起来的牛羊由合作社委托给96户放牧能手经营,按照一定标准发给他们工资。”村长才航彭措介绍说。
该村一社的养殖能手多杰本扳起手指算开了帐,他家有280多头只牛羊,还代牧了其他牧户的600多只羊和100多头牛,按照饲养5个月计算,收入就可达3万元左右。
贵南县过马营镇麻什干的扎西顿珠在入社后利用自己的手艺,在家乡开了家汽车维修店,每月收入2000多元。入社后,牛羊育肥技术大大提高,还解放了放多青壮年劳动力,增加了牧民收入。牧民群众从合作社中尝到了甜头,入社积极性极也极大提高了。
据我州农牧局局长切军介绍,通过在共和元者村、贵南麻什干村、贵德吾隆村、同德黄河村、兴海上游村进行试点示范,全面推进了全州51个生态畜牧业启动村、69个生态畜牧业建设村的启动实施工作,初步构建了共和环湖生态畜牧业示范区、贵德“农牧藕合式”示范区、贵南草产业发展示范区、兴海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同德良种牦牛养殖示范区发展格局。目前已陆续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146个,入社牧户18738户66897人,入社率达59% ,合作社草场、牲畜分别达到1414万亩和97万头只。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