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正文

青海生态立省:“中华水塔”再现水草丰美景象

Eedu.org.cn 作者:张进林 何伟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30

  新华网西宁9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张进林 何伟)秋天的青海高原,天高云淡。黄河源头“姐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在群山的怀抱里波光粼粼,湖天一色。湖畔辽阔的草原上牧草泛黄,飞鸟嬉翔。

  就在几年前,“姐妹湖”周边草原还曾经因为超载放牧而退化、沙化。黄河源头的生态改善,是整个三江源地区的缩影。近年来,随着我国在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整个近40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正变得山清水秀。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誉为“中华水塔”。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频繁,三江源地区的高寒草地退化、沙化加速,区域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坐拥三大江河源区的青海省,果断地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决心举全省之力重建绿色屏障以保护“中华水塔”的安宁。2005年启动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成为遏制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拐点”。

  ——这里的植被一年更比一年生机勃发。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查旦乡齐云村藏族牧民罗扎说:“今年回到退牧的草山一看,荒土滩不见了,草长得齐腰高了,变化实在大,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据统计,目前三江源地区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8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草地平均产草量比过去多年提高了24.65%,草场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地区明显好转。

  ——这里的土地一年更比一年肥沃厚实。

  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城,鲜花簇拥,绿树成荫。县三江源办主任牛建国说,过去沙尘暴是这里的“常客”,有一年大年初一刮沙尘暴,能见度不足5米,根本没法走亲访友。现在很少见到沙尘暴,大家都觉得空气很清新。

  到2011年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共完成沙化土地防治66.16万亩、湿地保护58万亩、水土保持75.2平方公里,三江源地区水土保持能力逐年提升,水土流失不断缓解,荒漠化程度日渐减轻。

  ——这里的水源一年更比一年丰沛纯净。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三江源办主任李大伟说,五六年以前,玛多县境内大大小小的4000多个湖泊中一半以上干涸,现在基本上都恢复了,“千湖之县”重现昔日美景。

  统计显示,2005-2010年,长江、黄河、澜沧江平均径流量与2004年相比增加92.6亿立方米,6年间共增加出境水量530亿立方米;主要湖泊净增加245平方公里,黄河源头“千湖”湿地开始整体恢复。

  ——这里的生物一年更比一年丰富繁多。

  目前,黄河源区玛多县境内的藏原羚数量已达4万只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万只;藏野驴3万多头,增加了2000多头;岩羊7000多只,增加了4800多只,其他野生动物和各种野生鸟类的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在整个三江源地区,藏羚奔腾,野驴成群,野生动物数量迅速增多,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乐园”。

  ——这里的人民一年更比一年幸福喜悦。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达协塘移民社区84岁的藏族老阿妈卓德说:“我在山上的帐篷里生活了近80年,如今搬迁到城镇后感到很幸福。现在儿子跑生意,儿媳在院内暖棚种菜,再加上政府给的饲料粮补助和燃料补助,生活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牧民就医难、子女上学难、行路难、吃水难和用电难、看电视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05年至2011年,三江源生态移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2352元。

  据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截至2011年底,国家已累计下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资50亿元,完成投资48.5亿元,实施21个项目,其中鼠害防治、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防治、森林草原防火、人工增雨、能源建设、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移民等工程已完成规划建设任务。

  藏羚羊欢跃的身影在诉说,江河水奔腾的涛声在吟唱,三江源的明天更加美好。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