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正文

从青海看世界 从世界看青海

——青洽会绿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精彩回放
Eedu.org.cn 作者:内详    资讯来源:青海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12

 

专家简介:石定寰

现任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历任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司长,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等职。曾参与国家“七五”以来各阶段科技发展规划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制定工作,长期负责工业及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与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国家火炬计划及国家高新区的策划与实施。长期负责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

以更大的决心更切实的行动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我国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战略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履行国际承诺的重要举措。

近10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据国家电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消纳清洁能源(含水电、核电)电量10662亿千瓦时,其中水电累计装机2.49亿千瓦,发电量达到8641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并网总量为6083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全国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2.577亿平方米,是全球太阳能集热器生产及集热安装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已经连续五年光伏电池产量世界第一,并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头、环境资源丰富、生态地位非常重要。青海目前用电以水电为主。在青海,太阳辐射能量高,分布均匀,荒漠戈壁等用于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风能蕴含量丰富,可利用区域广;具备未来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潜力。青海实现生态化发展,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利、太阳能、风能等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经济。

201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开展了《青海省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研究认为青海省未来能源产业将以新能源发电利用为重点,以太阳能发电利用为牵引,大力发展以新能源发电利用为核心的智能电网、长距离输电和储能产业,培育新能源服务产业,将青海建设成集新能源高端制造、服务及应用为一体,辐射全国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及大规模并网技术,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微网系统、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及示范应用,使得以各类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互补系统已成为我国能源系统的一个新的生力军。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很多问题不容忽视。如由于创新能力不足,仍有不少核心技术为国外所控制;产业发展中盲目扩大产能,而忽视市场培育、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和标准化等基础性工作;缺少行业自律和有效的市场监管,致使产品和工程存在不少质量问题。(作者:石定寰)

专家简介:柴发合

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大气环境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兼职教授。柴发合先生长期从事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控制和大气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大气环境容量研究、酸雨沉降控制规划与控制对策研究、西电东送项目环境影响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等国家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参加了空气质量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修订。

三江源生态对气候影响

我们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必须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把环境保护作为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抓手,努力不欠生态环保新账、多还旧账,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和竞争力。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就是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江源保护应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应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大力循环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三江源保护的投资和生态补偿的力度。

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草原鼠害猖獗;源头产水量逐年减少;生物多样性急剧萎缩。

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循环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草原管护,实现草畜平衡,控制鼠虫草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优化牧业人口分布,全面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农牧业集约化水平,促进畜种改良和畜群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型非农业产业。最后,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保障能源供给,推进城镇发展,完善城镇功能。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