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陕西 >> 正文

能源大省减排争先

陕西通过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Eedu.org.cn 作者:徐刚 冯永强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16
  2006年,当时还以局建制的陕西省环保局,多了一项硬任务——主要污染物减排。


  还是在2006年,为推动污染减排,减排办的一个临时机构很快升格为一个独立的处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


  “当时全省上下面临的压力很大,国家给省上的指标是2005年到2010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分别削减12%和10%,而二氧化硫排放量全国的削减指标是10%,所以我们当时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提起当初的情形,陕西省环保厅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副处长张金东记忆犹新。


  环境损失没有办法补回来


  张金东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新增量大幅增加;从发展趋势看,陕西省以资源转化为特色的产业结构还会持续;电力结构调整和绿色调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减排难度很大。


  作为一个能源大省,充分发挥能源优势上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又不能不考虑环保这个头等大事。


  2006年,国家减排目标下达后,陕西省政府分别与各市区政府及驻陕重点电力企业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并每半年对各市区政府进行一次专项考核。


  张金东和他所在的处室,成了联结上下的焦点部门。


  “陕北那些小焦化厂和关中渭河沿线的小造纸厂,成了我们重点关停的对象。至于那些大型的火电厂、煤焦化企业,我们强令要求上脱硫装置。总之就是生产可以,但污染物绝对不能超标排放。”张金东说。


  关停就意味着损失。当时在陕北的一些地方,强令关停直接影响到了一些下游产业的继续生产。


  在陕西省环保厅的强力要求下,各地方政府的认识也慢慢在转变。正如一位地方领导所说,经济上的损失,可以补回来,毁了田、断了水,生态恶化了可就补不回来了。


  2007年是减排的拐点,经历了2006年污染物排放的不降反升之后,环保措施的力度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环保工作不是经济发展紧箍咒


  “环保工作不是给经济发展带上紧箍咒,减排也不是要经济不发展,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科学发展才是环保工作的正确思路和要义所在。”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始终强调要正确认识环保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为了积极发挥环保工作对经济转型的调控作用,陕西省环保厅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开辟环评“绿色通道”,对环保产业、循环经济项目优先审批;对符合国家政策,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项目实行跟踪服务。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及时下放审批权限,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根据渭河治理需要,在渭河流域停止审批造纸企业。


  在陕北,陕西先后关闭电石、焦化、铁合金等污染企业500多家,关闭小焦化厂几千家。


  然而,真正的环保并不是简单的关停。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陕西省环保厅通过环保杠杆,积极促进产业转型,使神府地区传统产业得到提升,污染得到治理,经济得到发展。


  府谷县通过调整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环境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入了从“黑三角”到“金三角”的跨越,为陕北地区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模式。


  陕西省环保厅还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对主要污染物减排进行探索,对脱硫机组进行绿色调度,对脱硫电厂实行脱硫加价,促使燃煤机组加快了脱硫设施建设步伐。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将排污权由政府无偿分配变为市场有偿获得。


  到去年底,陕西省环保产业产值达到266亿元,列全国第八位,成为清洁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力军。


  环保投入不是赔钱的买卖


  “做环保没有资金投入绝对不行,但是环保投入绝不是赔钱的买卖,这个效益不仅惠及长远,也完全可以惠及眼前,惠及当代,随着省委、省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这种大投入对大环保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何发理说


  环保投资很大,但是又不能完全靠政府投资。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思路,陕西省巧妙地走出了一条环保投资新路。


  在《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中,渭河治理规划安排投资133.87亿元,拟由中央投资35.927亿元、省级投资18.185亿元,其他途径79.758亿元。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采用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城市或地方政府筹资等方式解决。


  除此之外,陕西各级政府连续投资支持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一批污水处理、垃圾填埋设施通过BOT、TOT等方式得以建成投用,使环保的社会投入快速增加。2009年,全社会环保投资达200亿元,同比增加11%。


  据介绍,围绕《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陕西省将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技引领、技术集成”的思路,推动环保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政府扶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投入,拟组建环保投资控股公司,支持环保企业技术创新和扩大产能。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10个产值50亿元以上,以从事污水处理和废气治理为主导产业的环保产业集团,建设十大环保产业园区。


  不懈的努力和投入带来了一份漂亮的环保成绩单。


  2009年,陕西省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80.4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1.81万吨,。今年上半年,陕西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4.71%和2.48%,分别居西部第一位和第三位。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