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垃圾场今日美丽园 绿色世园会西安再绽放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由国际园艺花卉行业组织――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园艺展会,有着世界园林园艺界“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本报记者近日走进正在西安举行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近距离观察世园会给中国人带来的和谐自然理念,感受中国元素同世园会完美融合创造的人文和自然奇观。
传承文明 憧憬未来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活动,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当时文明的真实记录,更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和憧憬。
世界园艺博览会,如同影响范围更大的世界博览会,都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会――集市。进入19世纪,集市规模越来越大,入市交易的商品种类和参加人数越来越多,集市期间的人文气息越来越浓厚。19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把规模较大的定期集市称作世界园艺博览会。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系统中的很多元素都是从世园会孕育而来:将众多商店汇集在一起买卖的百货商店,组织观光游览的现代旅游活动,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园、游乐园、度假村等。
近代世界园艺博览会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并组织。该协会于1948年在瑞士成立,是由各国园艺生产组织,为了协调全球的花卉园艺营销、展示及生产而组成,目前共有33个会员机构参与,分属于25个国家。协会的主要职能包括环境保护、世园会核准、国际园艺贸易及统计等。协会总部位于荷兰海牙,现任主席是荷兰人杜克・法博,他出席了西安世园会的开幕式,并亲自为西安世园会美丽的“花卉大使”戴上花冠。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将世界园艺博览会划分为国际园艺博览会(A类)与具有国际性的国内园艺博览会(B类),每个种类下又根据会期、领域和规模的区别分类为A1与A2,B1与B2;其中的A1类除了经过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外,还须获得国际展览局认定,且每年最多一次,同一国家的举办至少间隔10年之久。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就是A1类博览会,而接下来于2006年、2011年、2014年、2016年在沈阳、西安、青岛、唐山举办的世园会则属于A2/B1类。
经过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认证的国际园艺博览会,为国际上最高级别的园艺专业性博览会,主办国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其园艺花卉产业、文化成就与科技成果,从而扩大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地位。首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于1960年在荷兰鹿特丹举办,同时荷兰也是举办A1级世园会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至今已经举办了5次A1级世园会,2012年荷兰芬诺又将迎来世园会;而举办各级别世园会最多的国家则是德国,迄今德国不仅举办过5次A1级世园会,同时还举办了4次B级的世园会,2017年的大型世园会正在申请过程中。亚洲的第一次世园会是1990年的日本大阪万国花卉博览会(又名花与绿博览会)。
绿色追求 和谐共生
随着绿色生态理念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生态文明,改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意义从国际园艺产业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演变为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盛宴。世园会充分展示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与人类设计师对于美的不懈追求,为科技创新、绿色环保提供了国际交流契机,同时希望每个人都能爱护地球家园,践行绿色理念。
绿色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历届世园会不变的主题。首届荷兰鹿特丹世园会就以“唤起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相容共生”为主题,此后“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1999年昆明)、“表达对人类的爱”(2006年清迈)、“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2011年西安)、“融入自然改善生活”(2012年荷兰)等纷纷成为世园会的主题语。
西安世园会将绿色理念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力图向世界展示一个绿色、环保、低碳的中国。殊不知,昔日这里曾是一片垃圾场,今日,经过西安市民的改造,这里变成了美丽的绿色园区。世园会不仅对园区进行了规划,也对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了大力推广和传播,更对市民和每一位参观者提供了“绿色生活十条”的低碳生活手册。世园会结束后,园区的整体绿化和大部分园林设计将保留,成为西安市民休闲娱乐的花园和城市净化空气的“绿肺”,而城市生活中普及的绿色理念更将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历届世园会主题语措词不同,但拥有同一个追求,那就是:在人类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当下,对于生态文明的祈望将地球村里不分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王向荣是2011西安世园会大师园设计师协调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与来自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美国、荷兰、丹麦的8位世界顶级设计师一起,打造了大师园中9个充满东方神韵的花园。王向荣对本报记者说,参与此次西安世园会设计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设计大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不计经济报酬的奉献精神。中外设计师们高度重视世园会的设计,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这一切的付出几乎都是没有经济收益的。各国设计师们展现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8位设计师通宵达旦、满怀激情的工作,他们想要表达的是,中国在世界上越来越重要,需要得到更多的了解和认可;他们对中国的快速和平发展表示赞叹,并渴望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作灵感,留下不朽的杰作。
世园会的意义除了园艺本身带来的美的享受之外,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洗礼。世园会举办城市人民和世界各地的游客之间架起了增进了解、传播友谊的桥梁,这样的意义超越了每一次世园会本身。来自埃菲社的西班牙记者翰安览一边兴奋地用手里的相机记录着自然馆中的金丝猴,一边对记者说:“想不到中国除了大熊猫之外,还有这么多可爱的珍稀动物,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他同样也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报道,而这次的感觉十分不同。“来自大自然的震撼丝毫不逊色于科技和建筑的震撼。”翰安览说。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