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陕西 >> 正文

“美丽中国”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Eedu.org.cn 作者:内详    资讯来源:三秦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13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1月12日下午,三秦都市报副总编辑赵良作为“三秦好声音”互动栏目主持人,邀请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环境资源处处长王雁林,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炳淳,分别就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展开讨论。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三个和谐”

  张炳淳:十八大《报告》以一个单独章节,比较系统的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阐述。

  我做了统计,十七大《报告》中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共28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把生态文明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对环境保护工作指明新的发展方向,彰显执政党的执政意志。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早期对自然懵懂畏惧,到后来开发征服,现在又重归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这实际上说明了我们党对于自然规律的把握越来越准确。

  《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这个口号,我个人理解就是,天蓝、水绿、地净、山青。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用科学态度和方法,解决发展中粗放式、不可持续性、污染排放过多、能源消耗过大等问题,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因素。作为环境保护部门的一员,我把我的理解归纳为“三个和谐”:一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形态。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是要集中优先解决饮用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和危险化学物污染问题。二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分类,建设一批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完善其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估制度。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检测评估制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四是划定生态红线,严格保护生态功能。五要创建生态文明试点,这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目前,我们有创建生态省、市、区县、乡镇、村和工业园等6级6个体系,今后准备延伸到生态户,推动整个生态建设。像西安浐灞生态区在2010年被授予了国家级生态区,目前,浐灞正在此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规划,这个规划已经通过国家环保部评审。从明年1月1日开始,西安市将实行新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考核指标要加上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把环境管理目标由过去的控制污染型,转变为环境质量改善型。

  如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

  主要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要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逐渐淘汰,提升一些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其次要通过国土空间布局,完成产业合理分布,以生态环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如西安现在建设的渭北工业区,在规划前,首先就要考察是否在合适功能区划里,是否影响公众健康,这样一来,就把环境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第三就是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基础上,逐渐实行环境分类管理。在优化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优先,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在重点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限制开发区域,坚持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在禁止开发区域,坚持强制性保护。

  如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从环境这方面来讲,首先要让公众的环境权益得到公平对待。其次是要实现城乡之间的环境公正,尊重公众环境权益。具体来说,就是保证公众环境参与权。目前,我们做的一些和公众环境项目有关的评价时,都要召开听证会,让公众参与进来。还要尊重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比如在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方面,我们在今年的7月1日,率先发布了 PM2.5 的实时监控数据,让公众了解环境现状,愿意参加到环境保护中来,同时愿意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手段,保护环境。三是要维护公众的环境投诉权,目前我们已经开通了12369环保热线,各分县局也都建立了二级平台,及时接听公众投诉,及时转到职能部门,以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建设生态文明给自然留下修复空间

  王雁林:首先谈谈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

  十八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的阐述,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生态文明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总结。

  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科学发展的产物,也是科学发展探索的结果。

  从生态文明到“五位一体”

  从过去说的生态环境到现在的生态文明,将生态和文明放在一起,我认为它代表了一种理念,是将其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当中。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落实,我们发现,生态是最基本的,要把生态文明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原来是“四位一体”,现在是“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生态文明作为支撑,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了坚实的根基。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社会层面上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参与和不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离开了生态,人的生存发展就无从谈起。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我们10年来最大的成果是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有种种需求,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或者说是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人们必然会对于生态环境有要求,希望自己的家园建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希望节约利用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以利于自己长期生存和发展。

  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从我们这方面来讲,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主要是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的防治。

  在土地方面,中国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这一国情决定了我们要坚决守住口粮田,要严格土地管制,除了留够基本的口粮田外,还要在土地上做好文章。对存量土地,要最大限度积极利用,使其价值最大化,在未利用地方面,一定要根据国家政策严格执行。

  在矿产的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我省也有许多工作要做。我省是一个矿产大省,尤其是煤、油、气资源排在全国第三。土地、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保障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战略性资源。

  对耕地和矿产的利用和再利用,涉及到的不仅是我们一代人,而是今后的子子孙孙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它是我们生存的最基本保障。人的生存发展是依赖资源的,搞好资源节约是保护生态的最基本的手段。因而,在推进矿产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报告》提出了很多非常具体的要求。

  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上。我们陕西是一个地质灾害很严重的省份,我们的防灾、减灾工作是与尊重资源、顺应资源、保护资源紧密相连的。现在出现的很多地质灾害都会威胁人和财产安全,这就是人与自然不太和谐的表现。针对这个问题,就要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自然修复的空间。

  文/本报记者赵良郭天罡李永利宋雨图/本报记者沈继军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